深秋已至,車巴溝的青稞黃了一遍又一遍,山間的樹綠了一年又一年,但不變的是在這個山溝溝里,穿梭在林間草地、忙碌在牧戶家中、堅守在辦公案頭、活躍在公路沿線的身影。
這里就是2022年8月被授予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的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尼巴鎮人民政府。在這里,每一名基層干部用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見證著為民、愛民初心,用樸實、擔當和耐力讓“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在這深溝里有了具象化的生動實踐。

尼巴鎮村干部在公路沿線清理車窗垃圾(尼巴鎮黨委 供圖)
黨建扎根牧場上,服務送到帳篷旁
曾經的尼巴鎮,因草山糾紛頻發所累,發展上不去,穩定是大問題。盡管各級黨委、政府持續發力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成效,但是,在牛羊吃草、牧民搬牧期間持續維護好轄區穩定,仍然是尼巴鎮的重點工作之一。
今年,尼巴鎮以牧區黨建為抓手,以“黨支部+村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三級組織體系強化組織引領,開創了組織建在牧場上、黨員沖在生產中、服務沉到草原上的生動局面。搬牧前聯合上級部門開展普法宣傳,提高農牧民法治意識;搬牧期間,組建搬牧轉場服務站和轉場服務小分隊全程跟進服務。不同于往年用腳步丈量山林草地,今年尼巴鎮黨委聯合相關部門首次將無人機運用到搬牧服務中,隨時保障牧民生命財產安全成為群眾交口稱贊的“好事”。
同時,尼巴鎮黨委按照各村實際,根據牧場遠近、地形地貌、轉場規模等實際情況,成立了34個黨員中心戶常態化開展牧民黨員學習理論知識、宣傳惠民政策、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等工作。建立了常態化巡山機制,組織4個轉場服務小分隊輪流上山巡邏持續鞏固搬牧(混牧)成果,既讓牧民在“家門口”找到組織、獲得服務,也讓黨建實效融入草原煙火氣,讓黨旗高揚于草原深處。

尼巴鎮干部到牧場開展法律法規和惠農政策宣傳(尼巴鎮黨委 供圖)
政策走進農家院,糾紛化解炕頭邊
“巧帶冒”司法所所長李湖平用一句不太地道的藏語“你好”與村民打招呼,尼巴村三組公布旦珠站起身,也響亮地回了句:“你好!快炕上坐!”在歡聲笑語中讓最新的惠農政策、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常識飛進了千家萬戶。
尼巴鎮擁有著獨特的地理風貌和完整的藏語體系,大部分群眾漢語水平有限,給在這里工作的干部帶來不小挑戰。像李湖平這樣在尼巴鎮工作快二十幾年的老干部還有很多,如今的他們早已不是初來時的藏語零基礎——在本土干部的幫助和自身努力下,現在的他們都已能和群眾無障礙溝通。當然,藏族老鄉也常費心幫他們糾正語法,偶爾在藏語中夾帶著幾個漢字的獨特“交流風格”,反倒成了當地把政策送到牧民心里、化解矛盾糾紛、拉近干群關系的牢固橋梁,牧民們親切地稱他們為尼巴鎮的“新藏民”。
現在,“新藏民”們已經完全可以獨自進村入戶,講政策、話黨恩,傾聽群眾心聲,用耐心講清政策細節、用真心敲響安全警鐘、用公心守住調解底線,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公路守護不停歇,化身最美風景線
近年來,“中國最美100公里”江迭公路火爆出圈,被廣大網友列為“此生必駕”路線之一,其中45公里途經尼巴鎮轄區,沿途的風景更是美不勝收。
江迭公路作為重要旅游交通線,一旦封路,甘南州內餐飲行業客流將迅速銳減,民宿酒店客房退訂率飆升,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在旅游旺季,尼巴鎮黨員干部、公安民警、保潔員堅持全員上陣,對環境衛生整治和交通勸導工作雙管齊下,值班人員堅持24小時在崗在線,全力做到風險排查在前、隱患化解在早、問題處置在小,為遠方的客人保駕護航,助力甘南旅游產業提質增收。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怎能讓沿路的垃圾掃了游覽的雅興,讓不愉快的事填滿那顆仗劍走天涯的心”,讓遠行的游客在極富傳奇色彩的北緯34°6、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感受來自他鄉基層黨員干部的最樸實的初心,這是他們心中的堅守。
如今的尼巴鎮處于歷史發展的最佳機遇期,正以扎古錄康養小鎮建設為契機,立足江迭公路關鍵驛站,結合百年藏寨特色,打造起精品民宿、網紅打卡地和生態體驗式家庭牧場,挖掘“八十大壽”“百歲宴”等相關歷史文化淵源和傳統習俗,打造出相關“長壽”飲食產品和文創產品,用心用情讓當地牧民群眾過上了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傳承與發展相襯托的幸福生活……
當前,在這片生機盎然的高原上,尼巴鎮干部在牧場上建堡壘、在農家院里傳政策、在公路旁護平安,努力編織出一張密不透風的“民生服務網”,兜住百姓的幸福感與安全感,將民生答卷一筆一畫寫進草原的綠意、融入鄉村的炊煙、滲進百年藏寨的溫情、刻入江迭公路的標線,這是尼巴鎮全體干部的“最美”初心,也是這個榮譽集體始終堅守的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