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接送孩子,心里是真舒坦!”秋日的清晨,看著自家娃蹦蹦跳跳地走進窗明幾凈的校園,南辛莊村村民沈文慈臉上的笑意藏不住,“校舍是新的,操場是塑膠的,聽說城里老師還常來聽課。咱村娃,也能享福嘍!”
這份“福氣”,來之不易。位于河北省邢臺市廣宗縣北塘疃鎮的南辛莊小學,是一所有著輝煌過去的村辦學校。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它曾是縣里三所高中之一,聲名遠播。奈何歲月侵蝕,學校設施日漸陳舊,生源外流,一度陷入“步履維艱”的困境。
2018年,邢臺市教育局駐村工作隊的到來,為村子帶來了新希望。“扶貧先扶智!咱們教育人,必須把村里的學校辦好。”時任駐村第一書記高俊德態度堅決。定了就干!工作隊與“村兩委”擰成一股繩,跑資金、搞建設。3年間,300萬資金陸續到位,嶄新的食堂、帶空調的宿舍樓拔地而起。“孩子在校吃住,咱能安心種地打工,太方便了!”村民李彥華道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
硬件改善了,只是第一步。2023年,新任駐村第一書記潘子彬接過接力棒,立志要“錦上添花”。他瞄準了老師的休息難題和破損的操場多方奔走。功夫不負有心人,580萬專項資金落地,教師公寓、塑膠跑道相繼建成,徹底告別了“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歷史。
學生“進得來”,還得“有人教”“教得好”。工作隊巧妙借力,將大學“搬”到了村里——南辛莊小學成了“邢臺學院學生實習基地”,每學期都有年輕大學生前來頂崗實習,為課堂注入活力。
同時,市縣教研員也成了學校的常客,聽課、座談、指導教學;市區名校與之結對子,傳經送寶。“每回交流都像開了眼界,教學手段更新穎,方法更靈活了。”學校王建老師感慨。
如今,漫步校園,教學樓、科技樓、宿舍樓依次排開;閱覽室、實驗室、舞蹈室一應俱全。瑯瑯書聲與孩童歡笑,交織成村里最動聽的樂章。
今秋開學,邢臺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于京禮到村走訪。廣宗縣委書記鄭曉燕由衷贊嘆:“工作隊讓村小重現輝煌,真是為老百姓辦了件大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