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黑龍江省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星火村,充滿民族風情的朝鮮族民居,彩繪墻、景觀小品,處處皆美景。在這里,一支由朝鮮族長者組成的“銀發隊伍”正成為鄉村治理的中堅力量。面對村中 90%以上為老年人、不少老人子女不在身邊的狀況,駐村工作隊與村老年協會攜手,探索出“銀發力量”深度參與鄉村治理的特色路徑,為民族團結進步與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建強組織,激活“銀發動能”是關鍵一步。在駐村工作隊指導下,村老年協會整合全村 120個閑置小菜園,帶領脫貧戶發展“庭院經濟”,通過種植高附加值農作物并加工銷售實現“自我造血”,帶動參與村民戶均增收1000余元。72歲的協會成員樸英玉,不僅把自家小菜園打理得井井有條,還指導13戶脫貧戶種植辣椒和蘇子葉,“我們老年人也能為村里做事,還能增加收入,心里特別踏實。”今年她指導的村民僅小菜園一項就每戶增收近千元。
聚焦民生,“銀發隊伍”化身“服務先鋒”。老年協會組建的“銀發志愿服務隊”主動承擔環境衛生、村莊巡邏等公益事務,每周定期開展全村環境清理,用實際行動帶動村民養成文明習慣。結合朝鮮族尊老傳統,協會打造“銀齡互助”服務體系,設立“助老匯”服務點,為獨居、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定制服務。81 歲的樸萬順老人子女都在韓國,獨自生活多有不便,協會安排68歲的李福順與她結對幫扶,李福順每天上門看望,幫忙買菜、打掃衛生、陪老人聊天解悶,樸萬順感動地說:“順福就像我的親妹妹,有她在,我一點也不孤單。”
化解矛盾,“銀發隊伍”搭建“和諧橋梁”。立足村民語言文化特點和景區實際,協會在黨群服務中心設立“雙語調解室”和“稻鄉調解室”,組建“雙語調解小隊”。隊員們憑借熟悉村情民意、通曉民族習俗的優勢化解糾紛,年初以來成功化解矛盾糾紛11起,調解成功率100%。今年夏天,兩名外地游客因住宿問題與民宿老板發生爭執,協會會長金東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用朝漢雙語耐心溝通,既向游客解釋當地民宿經營習慣,也勸說老板改進服務方式,最終雙方握手言和,游客還特意留下感謝信。
傳承文化,“銀發隊伍”守好“精神之根”。駐村工作隊指導老年協會成立“金達萊舞蹈團”和“百星門球隊”,在傳統節日組織歌舞表演、農樂演奏等活動。同時開設朝鮮族傳統技藝培訓班,讓辣白菜制作、民族刺繡等傳統技藝煥發生機。協會還參與修訂完善雙語版村規民約,倡導文明新風,通過開展文明評選、開設“道德講堂”等形式,將民族團結、鄰里互助等理念融入日常。
如今的星火村,這支“銀發隊伍”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3年來,星火村先后榮獲 “全國文明村鎮”“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等榮譽稱號。
星火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李鐵成

星火村村民表演民族舞蹈。(星火村村委會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