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貴州省榕江縣車民街道臥龍社區,隨處可見社區公示欄粘貼著村級服務平臺使用說明。村級服務平臺由騰訊公司推出,為中國農村社區提供智慧鄉村信息服務及公共開放平臺。目前,已服務于臥龍社區1955戶居民和商鋪,覆蓋7677人。
“平臺功能很多,有積分制、村民說事、黨群服務日記和三務公開等19個板塊,大家安裝好,學會使用,以后辦業務、講困難,就不用到社區服務中心了。”臥龍社區居委會副主任楊勝青一邊給群眾介紹,一邊指導他們如何使用。
近些年來,榕江縣奮力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緊盯基層組織作用發揮難、村情民意掌握難、發動群眾難等難題,以車民街道臥龍社區為示范點,積極探索“黨建+平臺+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模式,以創新為帆,數字化為槳,打造出獨樹一幟的“云端上的黨群服務中心”,真正實現群眾需求在哪里,服務就延伸到哪里。
民生事務零跑腿
“動動手指,證明就能發到手機里!”臥龍社區居民胡逢娣通過村級服務平臺僅用5分鐘就辦好了家庭情況證明,這得益于數字化賦能,讓民生服務以“數據跑路”徹底替代“群眾跑腿”。
平臺整合民政、社保、就業等民生資源,通過電子簽章、人臉識別等功能,讓社區居民足不出戶,就能辦理社保繳費、醫療保險、公益性崗位申請等事項。針對老年群體,各網格均有網格員、樓長和社工擔任代辦專員,提供上門辦理服務。
“我同學他們轉團員關系還需要回家辦理,現在在學校就能辦理。”在徐州工程學院上學的臥龍社區居民周章麗通過平臺辦理好共青團員關系轉接后自豪說道。
楊勝青表示,下一步針對社區民生事務我們還將新增4歲到14歲特殊兒童關懷思想引導等服務,讓“小平臺”裝滿“大民生”。
群眾訴求不過夜
“中午12點剛在平臺發布樓道燈壞的消息,晚上下班回家就已經修好了。”臥龍社區居民楊蔣威說,“現在家里面有什么電器壞了,只要在平臺上報修,就會有技術人員來處理,太方便了。”
“居民不僅可以在平臺上發布訴求問題,我們會第一時間接單并安排技術人員上門處理,還可以結合自身技能到社區認證許可后,進行接單。”臥龍社區工作人員韓鴻明介紹。
臥龍社區依托村級服務平臺,通過“群眾下單+社區派單+群眾接單”模式,既能及時解決群眾訴求,又能讓有一技之長的居民有用武之地,帶動就業促增收。同時,平臺還引進滿意度評價系統,根據服務態度、質量對服務人員進行打分,按評分高低、接單率進行星級評價,依據星級高、服務好的技工優先接單原則,形成服務質量管理閉環。平臺運行以來,社區服務效率顯著提升,居民滿意度不斷提高。
61歲的社區居民趙順海擅長水電維修和瓷磚安裝,由于在家帶孫子無法外出務工,在社區做起了水電工,過年期間,僅通過平臺派單就增收1.3萬元左右。
積分兌換聚民心
每到月底,就是“積分超市”最熱鬧的時候,貨架上擺滿琳瑯滿目的商品,居民們可以使用本月參與社區人居環境整治、志愿服務和好人好事等活動獲得的“積分卡”排隊進行兌換。
“3月份,我主動參加義務巡邏,社區獎勵了400多分,在超市兌換了一袋米和兩桶菜油,這個月的義務巡邏,我還要參加,賺取更多的積分。”在積分管理制度激勵下,居民石昌躍在社區巡邏工作上更有干勁了。
通過‘以服務換積分、積分兌實物、實物促服務’的良性循環,‘文明分’變‘文明風’,目前已有4313人次投身社區事務中,累計發放積分13萬余分。
積分管理制度的推行,不僅提升了易地搬遷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增強對易搬社區歸屬感,還通過居民力量,浸潤文明鄉風,極大地推動社區治理工作提質增效。
楊勝青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用好用活積分制,進一步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助力鄉村振興。”
臥龍社區自啟用數字化平臺以來多次獲獎,2022年12月在村級服務平臺全國村莊“大事記”評選中榮獲二等獎,2023年6月又榮膺全國耕耘者鄉村振興“五星村莊”稱號。
“未來,臥龍社區將持續深耕數字化與文化建設,完善平臺功能,拓展服務領域,打造現代化村級社區,為村級治理現代化提供典范。”楊勝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