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咱村黨總支書記助理潘森,是他申請的經費幫我修了水管,這兩畝莊稼再也不怕旱了!”7月上旬,在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通旅鎮新橋村,村民張友高看著汩汩清水流入田間,難掩喜悅。這是樂至縣規范選調生到村任職服務群眾專項經費使用、推動選調生扎根基層辦實事的生動場景。
為讓選調生能用、敢用、用好工作補助經費,樂至縣聚焦“精準度”與“規范度”,出臺《樂至縣選調生到村任職工作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并通過專題培訓會解讀政策,鼓勵選調生結合村情自主申報項目,讓經費精準對接群眾急難愁盼。
政策落地后,一批民生項目快速見效。通旅鎮新橋村選調生發現提灌站主水管破損影響灌溉,15天內就完成修繕方案申報與施工,40畝農田恢復灌溉;童家鎮青海寺村選調生為87位老人拍攝照片,定格幸福瞬間;佛星鎮保境村選調生舉辦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講座,為50位村民傳授農技知識……這些項目精準解決村民需求,讓經費帶著“泥土溫度”。
在經費監管上,樂至縣建立“三審三公開”體系:選調生申報后,經村“兩委”初審、鄉鎮復審,再通過村務公示欄公開資金明細、實施過程和成果,接受群眾監督。今年以來,當地選調生已實施民生項目32個,覆蓋群眾4500余人次。
樂至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優化經費管理機制,讓經費更好助力選調生扎根基層,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周裕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