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吉組軒) 為提前布局2026年村“兩委”換屆工作,整體提升村班子建設水平,吉林省堅持早謀早動、系統施策,通過精準篩選、精心培養、精細管理、精準使用等一系列舉措,著力打造數量充足、素質過硬的村干部后備力量隊伍,蓄好村干部隊伍“源頭活水”,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在人員篩選上,吉林省逐村建立“大中小”三張名單,確保人選優中選優。先是由縣級黨委組織部會同公安等相關部門,對符合年齡和學歷要求的人員進行全面篩查,全省共確定33萬余人“大名單”;之后縣鄉干部通過走訪摸排,結合各村的產業特點和發展需求,對名單進行針對性“瘦身”,確定8萬余人的“中名單”;最后縣鄉共同對剩余人員進行全面考察,經縣級資格聯審,最終確定后備力量1.9萬余人。這些后備力量平均年齡37.7歲,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達76.2%,整體結構更趨合理。
培養方面推行“三訓聯動”模式。為每名后備力量各明確1名鄉鎮機關干部和1名優秀村干部作為幫帶導師,通過面對面講工作思路、手把手教業務技能的方式傳幫帶;安排后備力量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助理,全面參與村內日常事務處理,特別是在環境整治、產業發展等攻堅一線實踐鍛煉,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把后備力量集中培訓同村干部輪訓結合起來,對換屆擬使用的后備力量開展重點培訓,2025年底前將實現全覆蓋培訓。
監督管理構建起多層次模式。全省組織召開后備力量集體談話會94次,覆蓋50%的后備力量,包聯鄉鎮的縣級干部和鄉鎮干部也會定期與后備力量談心談話,及時掌握思想動態;鄉鎮每半年收集匯總后備力量成長情況,年終進行“成熟度”評估并建立個人成長檔案,動態記錄發展軌跡;按照“能進能出、優進劣退”原則,對不適宜繼續作為培養對象的人員及時進行動態調整,確保隊伍質量。
用人上樹立“成熟一個使用一個”的鮮明導向。2024年已將條件成熟的優秀后備力量補充到村黨組織書記崗位;建立現任村黨組織書記“紅黃牌”退出機制,對連續2年排名靠后的進行組織調整,并安排后備力量接任;2026年村“兩委”集中換屆時,將優先推薦成熟后備力量參選,充分激發隊伍的干事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