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劉柯旋 俞璽勍 董祎伊) 一年365天,村部的大門,天天從早開到晚。7年來,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東釜山鄉南陳莊村村委會敞開了村部的大門,更打開了群眾的“心門”。
7月23日,南陳莊村黨支部書記張永林告訴記者,自2018年起,不管是不是休息日,不管是不是午休時間,村部的門都不再上鎖。2023年新村部建成使用,延續了這個老傳統。
南陳莊村的村部里,飲水機、排椅、報刊一應俱全,墻上辦事流程、干部電話、黨員村民積分清清楚楚,里面還提供急救藥品、打氣筒等物品。村部從早到晚不鎖門,村民就不用擔心去村部會吃“閉門羹”。村民從地里上來,進門就能喝口水;外人來這里,不巧村干部外出了,也能直接進屋坐下來看看報紙,南陳莊村的村部最不缺的就是“人來人往”。
“擱以前,沒大事,鄉親們根本不會踏進這里?!睆堄懒终f,南陳莊村由3個自然村組成,435戶人家住得分散,過去交流少,“村里缺生氣,村部少人氣。”
村民不來,就把他們請過來。2018年6月,南陳莊村黨支部召集黨員和村民代表來村部擺問題、提建議?!氨逞厶幗ㄖ鴽]人清”“缺活動場所和健身器材”“4000多棵柿子樹要管好、找銷路”“把山上抗戰遺址連起來,搞紅色研學、綠色采摘”……第一次征求意見就收集30多條。村黨支部雷厲風行,對意見一條一條研究,村里能辦的立即就辦;村里辦不了的,也請鄉里、縣里支持努力辦。30多條意見,大多數很快有了著落。
一看提意見真管用,村民們不僅在每月村里召集的會議上提意見建議,平時沒事也愛來村部找干部嘮嘮嗑。2023年秋,村民提出有人私搭亂建、侵街占巷的問題,村干部次日即到場清除違章搭建。2024年7月,村民陳二柱主動跟村里提出要把鏟車作為防汛設備。他清楚記得2023年發大水,村干部租借鏟車沖進過腰深的洪流轉移被困群眾的場景。建議很快得到采納,這兩年的“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南陳莊村村委會門口都能看到停著一臺引人注目的大型鏟車。
幾年下來,村黨支部累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百余件。村民意見少了,村干部棘手事也少了。去年,南陳莊被評為全區“五星級”先進村;今年7月,村黨支部獲評全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如今,村民沒事還是愛來村部坐坐,聊聊新鮮事、談談土產行情;村干部則忙著走出去聯系項目,推介村里的美景和農產品。這個太行山區的小村莊,通過“開門”聽民意、“實干”解民憂,贏得了民心、激活了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