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一場“健康守護,情暖坪城”公益義診暨村醫能力提升活動在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坪城鄉衛生院和小砂溝村黨群服務中心成功落地,了卻了我的一樁心愿。
2023年末,我來到小砂溝村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在拜訪鄉衛生院院長王世耀時,他無奈地對我說:“文博,你看,高血壓、骨關節炎、慢性腰腿痛、婦科常見病,這‘四座大山’,壓得鄉親們喘不過氣啊!中醫藥對這些慢性病效果顯著,但缺的是能熟練運用的人手,我們常常有心無力!”當時我想,若能協調引入省級中醫專家資源,既能直接緩解鄉親們“看專家難”的燃眉之急,更是提升本地醫務人員服務能力的“關鍵一招”。
目標既定,鏈接資源成為關鍵。如何叩開省級三甲醫院的大門?靠的是扎實的前期準備工作。我系統梳理了坪城鄉醫療資源現狀、群眾主要健康問題,結合鄉衛生院建議,制定了詳盡的義診及村醫培訓方案。帶著這份沉甸甸的方案,我主動對接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向院方領導匯報時,我詳細講述了坪城群眾的健康困境、基層醫療的短板和對中醫藥服務的渴盼。經過數月奔走協調,一趟趟跑省城、一次次打電話,我們的誠意最終打動了院方。黨委書記吳冰帶隊,組建了一支由骨傷科、風濕科、心血管科、婦科等領域7位骨干專家組成的醫療隊趕往坪城。
資源到位,高效落實是關鍵。作為發起人,我深知每一個環節都關乎最終效果。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與衛生院工作人員緊密協作,明確分工。場地選擇堅持“群眾少跑腿”原則:上午主診點設在設施相對完善的鄉衛生院;考慮到小砂溝村距鄉衛生院近30公里,群眾出行不易,下午義診點則設在小砂溝村黨群服務中心。王世耀院長帶領衛生院團隊高效落實場地布置、設備調試、預檢分診,我和各村村醫分片包干,通過微信群、入戶通知等方式,確保全鄉13個行政村的重點人群都知曉活動,并提醒帶好病歷和常用藥。籌備過程雖瑣碎繁重,卻充分展現了基層高效的執行力。
活動當日,兩個會場秩序井然。省城專家們嚴謹細致、耐心傾聽、仔細檢查,不僅提供免費診療方案和健康咨詢,還面對面講解防病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指導安全用藥。小砂溝村村民陳叔激動地說:“以前去蘭州大醫院,路上就得大半天,花錢多、掛號難。今天省里專家直接到村里,不花錢,看得仔細、講得明白,太方便、太貼心了!”活動累計服務群眾136人次。同步進行的村醫能力提升培訓,主要聚焦實用技能。省級專家圍繞當地高發疾病,手把手示范教授中醫藥適宜技術,并向13名村醫及5名鄉衛生院醫護人員贈送了配套技術操作包。
作為到村任職選調生,這次“送醫”下鄉活動讓我深刻領悟到: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感知最真實的脈搏;唯有務實創新,方能架通資源的橋梁;必須同心同向,才可確保服務落地生根。未來,我將繼續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努力促成更多優質醫療、教育等資源下沉,讓公共服務惠及每一位鄉親。
朱文博(右)走訪村衛生室宣傳公益義診活動。(作者供圖)
朱文博(左)入戶走訪時了解村民患病情況(作者供圖)
村醫能力提升活動結束后朱文博(左二)與村醫、培訓專家合影留念(作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