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范曉潔)今年以來,甘肅省金昌市著眼破解“空心村”基層黨建難題,在永昌縣紅山窯鎮創新試點“黨建聯合體”,探索建立組織聯建、產業聯營、鄉村聯治機制,推動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鄉村治理深度融合,以實體化運行支撐“空心村”煥發新生。
永昌縣探索構建“鄉鎮黨委—產業聯合黨委—村黨組織—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成立噸包袋、高原夏菜、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3個產業聯合黨委,通過實體化運作,有效整合12個聯建村資源,推動鄉村片區化、組團式發展,形成優勢互補、互惠互贏、共駐共建的黨建格局。采取“強村帶弱村”方式,成立共富公司,整合馬家坪等4個村噸包袋加工車間資金、技術、人才、訂單等,讓噸包袋產業從零散經營變成抱團發展。采取“村企聯建”方式,整合高古城等3個村轄區內高原夏菜產業上下游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搭建村企聯營交流平臺,發展高原夏菜產業。采取“村村聯建”的方式,整合姚家寨等5個村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糧食儲藏、芨芨草掃帚加工等產業資源,開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種、農機作業、勞務輸轉等全鏈條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實現村民增收與集體經濟壯大“雙贏”。截至目前,各聯合黨委提供就業崗位超300余個,帶動各村集體經濟年增收6萬元以上、群眾年增收5萬元以上。
同時,探索“空心村”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新舉措。推行“庭院會”“板凳會”,通過宣講政策、議事協商等提高留守村民參與村級事務主動性,讓群眾被動“尋幫助”變為干部主動“辦實事”,開展上門送溫暖、義診義剪、教育科普等服務10余項,惠及2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