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走進河南省修武縣,七賢鎮韓莊村的老年食堂飄出陣陣飯香;在郇封鎮大位村合作社產業車間,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城關鎮城北社區的“校外機構聯盟”辦的課外班里傳來孩子們的瑯瑯讀書聲……這是修武縣推行“鄉村實事清單”帶來的改變。近些年來,修武縣堅持黨建引領,把“鄉村實事清單”作為提高基層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通過精準問需、聯動辦理、群眾評單,推動1580多件民生實事落實落地,轉化為群眾的幸福指數。
修武縣依托鄉村網格,用“敲門行動”、板凳會等土辦法,搜集群眾對支部建設、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5大類需求。為避免清單“紙上談兵”,建立縣、鄉、村三級聯審機制,對村級申報項目逐一過篩,確保件件源于民聲、直抵民心。清單設置后,還會根據實際情況動態更新。從“2022年惠農1號廠棚”到“2025年惠農5號廠棚”建設,郇封鎮大位村黨支部一年接著一年干,通過“村民入股+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兜底”的方式,穩穩托住70戶村民分紅增收。
“現在再也不用為這條路發愁了!”近日,站在村里新鋪的柏油路上,西村鄉西交口村黨支部書記張金勇說。這條困擾村民多年的“揪心路”被列入清單后,縣、鄉、村三級聯動,鄉黨委成功申請2025年度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普惠性項目,縣里下撥專項資金,村里黨員、群眾義務出工,鋪就一條“民心路”。
村里能辦的,村干部包干到底,五里源臥龍崗村“暖心菜園”持續運轉3年,從村干部免費送菜到收集村情民意,搭起了干群“連心橋”。由鄉鎮牽頭的,資源傾斜攻堅,郇封鎮創新“上級撥付、鄉村補貼、農戶參與”民生項目建設模式,籌資實施道路硬化、河道清淤、飲水管網改造等9個民生項目,村莊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縣級統籌的,攥指成拳發力,從實行農村天然氣“整縣打包”政策,到推行電動自行車充電“資源置換、全域統籌、多方受益”,讓群眾得了實惠,暖了心田。
8月舉辦的主題黨日活動中,云臺山鎮岸上村黨群服務中心氣氛熱烈。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郭軍平向村民“述職”:霧野露營項目追加投資80余萬元,入住率提升35%;協調140余個停車位緩解停車難題……
郭軍平話音剛落,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今年列入清單的8件實事,村里都給咱兌現了!”老黨員馬小盤豎起大拇指。
以評促干、以考促效,是清單落地的關鍵一環。修武縣建立“三評機制”,月報進度,各村通過議事會解難題、提建議、推進度,周莊鎮曹村通過“曹村說事日”解決老房占地問題,打通了“斷頭路”,比預期提前了2個月。季比成效,鄉鎮間開展“互學互訪”,王屯鄉新莊村到大位村學習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延伸了大棗產業鏈。年考實績,將清單完成情況納入村黨組織書記年終述職評議,結果與評先評優掛鉤。
截至目前,全縣142個村“鄉村實事清單”落實情況跑贏了時間表,群眾看到身邊的改變,滿意度不斷提高。
本報通訊員 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