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建設要抓住“牛鼻子”
如何改進農村“空心村”工作,推動“空心村”全面振興,成為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關鍵問題。筆者在江蘇省常熟市琴川街道新厙村到村任職期間,以走訪、座談等方式收集整理常熟市部分“空心村”情況,調研發現“空心村”存在諸多問題,亟需強基固本。
一是留守人口“活躍度”不高?!翱招拇濉蓖尸F出“兩多兩少”現象,即外出務工就業人員多、留守人員“老病弱”多,學齡兒童少、青壯年勞動力少。根據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我國鄉村人口比2010年減少16436萬人。另據民政部統計,我國農村留守老人5000多萬,占留守人口的33.33%。人口要素的結構性失衡帶來了黨員隊伍結構老化的問題,繼而導致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呈現弱化趨勢。比如,常熟市某村自2022年以來,出生和死亡人口比例為5:44,現有黨員中60歲以上23人、占比45%,黨員隊伍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
二是梯隊建設“儲備池”見底。2025 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做好全國村“兩委”換屆工作。近年來,各地在選優配強村“兩委 ”班子時突出年輕化導向,部分地區提出了對村“95后 ”年輕干部的配備要求。然而由于基層工作對年輕干部的群眾工作、應急處突等能力要求較高,導致培養周期較長,使得基層在年輕村干部配備上面臨“捉襟見肘”的窘境。比如,常熟市共有在冊村“兩委”干部 2400多人,其中“95后”僅431人。與此同時, 在下屬黨支部班子配備時,主要從退役軍人、網格員、輔警等群體中重點考慮,但這些群體的平均年齡普遍較大,其作用發揮 一定程度上有限。比如,常熟市梅李鎮某村黨委下屬支部的支委成員平均年齡較村黨委班子成員高8.68歲,60歲以上老黨員占比達73.36%,初中及以下學歷近60%,由于文化程度偏低、思想理念偏傳統、工作精力有限,僅能“按部就班”協助村黨委完成基礎性工作。
三是組織生活“健康度”預警。“ 空心村”老黨員帶有“雙重老化”特征,生理老化導致集中學習參與度降低、心理老化造成理論學習吸收能力下降,使得“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陷入學習內容程式化、活動形式單一化、教育效果表層化的“三化”困境。此外,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勞動力在產業間轉移和地區間流動日趨廣泛,農村流動黨員數量越來越多,流動范圍越來越廣, 部分黨員不能按時參加組織生活,甚至個別黨員長期“失聯”,傳統屬地管理模式難以實現有效覆蓋。
“空心村”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工作紛繁復雜、問題形形色色,必須抓住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這個“牛鼻子”,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進一步加強村“兩委”、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對于組織功能弱化、作用發揮不大的“空心村”黨組織,探索建立調整合并路徑,確保黨員教育管理落到實處。
江蘇蘇州常熟市琴川街道新厙村黨總支委員張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