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勺窩鎮聯新村的220畝大田里,玉米翠綠挺拔,果穗綴滿枝頭,田壟間套種的大豆長勢也好,豆莢隨風搖曳。
“以前單種玉米,一畝地收800來斤就不錯了,今年你看這玉米穗,比往年大一圈,套種的大豆也長得這么好,真是沒想到。”聯新村村民周發貴說。
套種是勺窩鎮農業增效的新探索。聯新村黨支部書記張平貴說,剛開始,雖然上級部門提供種子、肥料,村民只需出工出勞,在自家土地上種植,但受傳統種植觀念影響,大家還是不敢冒險嘗試。于是,村“兩委”動員5名黨員帶頭試種。
黨員的示范打消了村民的顧慮,全村先后有143戶農戶參加種植,220畝零散地塊整合連片,統一采用“2行玉米套種3行大豆”的模式,土地利用率提升40%以上。“我們跟著種心里踏實,”村民彭光恒說,他家種的9畝地作物現在長勢很好。
勺窩鎮黨委書記張震說,縣農業農村部門組織農技專家進村培訓,并帶來優質玉米、大豆種子和測土配方肥,還制定《“3+2”種植技術手冊》。鎮農業服務中心成立工作專班,現場指導農戶鋪膜、鉆孔、移栽等技術。今年春耕時遭遇干旱,鎮里供水保障到位,種植沒受半點影響。
今年預計玉米一畝能收1200斤,大豆收300斤,比去年多掙近千元,總產值比傳統種植翻番。村里已聯系到縣城的農產品加工廠,尋求簽訂保底收購協議,以解決銷售后顧之憂。
張應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