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是首個“世界馬日”。在“中國賽馬之鄉”貴州省三都縣,一場融合賽馬競技、非遺與鄉村旅游的“貴州村馬”熱潮席卷而來。“貴州村馬”賽事累計已有1683匹馬參賽,接待游客830多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近80億元。
在三都縣西部賽馬城現代化的場地內,馬醫正為馬匹進行著每周例行的健康檢查。“必須保證每一匹馬能夠正常參加比賽、訓練、特技表演。”賽馬城獸醫負責人劉國華說。
三都縣水族群眾自古有愛馬、養馬、賽馬的傳統。陸耀釣6歲起便跟隨爺爺學習騎馬,如今已成為一名專業騎師。他每天需要照料10多匹馬。“我每天都會跟馬說話,馬像小孩一樣,需要哄。”陸耀釣說。
三都縣還將國家級非遺馬尾繡與馬文化深度融合,開發出100余種文創產品,帶動了鄉村3.7萬名婦女增收。“訂單逐年增加,今年增加了40%。”繡娘覃叢柔說。
此外,“馬術研學”“馬背旅游”等新業態也在蓬勃發展。“截至目前,全縣存欄馬匹4217匹。”三都縣養殖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陸清生說。
7月11日至13日,三都縣“貴州村馬”代表團還攜水族特色舞蹈、歌曲及馬尾繡、水書等跨越千里,以馬為媒,趕赴內蒙古參加比賽與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