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坨鎮木口四村,是冀熱遼革命根據地主要創建者之一、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李運昌同志的故鄉,也是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極具代表性的革命老區村,2023年被納入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這片土地浸潤革命的熱血,18位革命烈士為民族解放事業英勇捐軀。這里的紅色故事,激勵著一代代村民砥礪前行。
紅色革命記憶館。(胡家坨鎮黨委供圖)
木口四村將用好用活紅色資源作為推動發展的“強力引擎”,以“木瓜口村紅色革命記憶館”為“紅色地標”,精心打造精神殿堂。這里成為黨員群眾銘記歷史、涵養家國情懷、砥礪初心使命、錘煉擔當精神的重要場所。館內陳列著大量的歷史文物和珍貴照片,仿佛都在無聲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記憶館舉辦了“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尋訪紅色記憶”等50余場活動,接待參觀者逾4000人次。如今,它已成為胡家坨鎮繼李大釗故居后又一張亮眼的“紅色名片”,吸引著八方游客。木口四村緊抓記憶館納入縣委黨校“馬扎教學”試驗點的機遇,積極開展紅色教育,著力打造紅色教育品牌,通過廣泛征集紅色故事,組建了一支充滿活力的宣講團隊。10多名宣講員深入村莊、學校、企業,用生動語言和感人事跡講述紅色歷史,以身邊人、身邊事激勵廣大黨員群眾,推動紅色教育走深走實,讓紅色文化浸潤心田。
傳承革命先輩的敢闖敢拼精神,今日的革命老區奮勇爭先。木口四村探索村級集體經濟與農民致富增收“1+1”模式,一方面,創新“借光生金”模式——利用上級扶持資金,大力推進光伏發電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增收4萬余元;另一方面,聚焦“綠色農業”,以“人地兩不閑,四季能掙錢”為目標,在發揮果蔬種植傳統優勢的基礎上,村里推陳出新種養模式,大力發展設施果菜規模種植,推動高效農業規模化發展,助力農戶增收致富。木口四村還依托記憶館帶來的文旅資源優勢,積極謀劃著發展觀光農業新業態,探尋“紅”“綠”輝映,農文研旅的“流量密碼”。游客在此不僅能沉浸于紅色文化的魅力,還可漫步田園,欣賞自然風光,體驗鄉村生活的寧靜美好。這種“紅旅與鄉旅”的融合模式,既豐富了游客體驗,打造了沉浸式紅色課堂,也為村莊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木口四村格外注重鄉村環境改善和基礎設施建設。圍繞村莊綠化、環境美化、污水治理、“廁所革命”等重點,大力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在保留自然村落原有風貌的前提下,整體提升紅色美麗村莊形象,將紅色村黨支部標準化建設、關心關愛老紅軍、軍烈屬、革命“五老”人員及革命后代納入建設內容,統籌推進記憶館新建、紅色主題廣場建設、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基礎設施完善等項目,實現了挖掘紅色歷史、豐富旅游產品、拓展產業鏈、帶動創收的目標,村莊“軟硬件”雙提升。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胡家坨鎮木口四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李更新 口述
孫振臣 常曉寧 張藝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