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連片向日葵向陽而開,一邊是村民在百合田間勞作,小貨車在鄉間小道依次排列,等著將從地里挖出來的百合裝車……記者走在宜興市新莊街道核心村百合花開農場的田間小道上,處處是忙碌的場景。
9月23日,“慶豐收促和美”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無錫市主場活動暨首屆百合文化節在核心村的百合花開農場舉行。金秋時節,江蘇處處豐收景,為何獨品宜興?
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無錫市主場活動暨首屆百合文化節在宜興市新莊街道舉行
“一個產業”結出致富金果
作為蘇南重要的“米袋子”“菜籃子”,宜興市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連續3年在全省鄉村振興考核中位列縣(市、涉農區)第一等次,糧食播種面積超77.5萬畝,蔬菜、水產、茶葉、竹制品等6個10億元級特色產業提質增效,青蝦青蟹青螺、藍莓水芹百合等一批農產品品牌相繼打響……小樣本里折射出江蘇新時代魚米之鄉鄉村振興的“大圖景”。
首屆百合文化節的舉辦地放在核心村,談及今年百合收獲情況,村黨總支書記黃江滿懷喜悅。瀆邊百合是核心村種植業的“拳頭產品”,但前幾年品質有所下降,銷售不是很樂觀。為此,村黨總支創新經營模式,創辦村級集體農場,招募懂百合種植的村民到農場工作。還創新開發出百合芽茶、百合粉等衍生產品,受到市場歡迎。如今,核心村百合畝均產量達2000斤,畝均產值超4萬元。
“我們的百合田每年休耕輪作一次,品質完全可以放心!”黃江介紹,農場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生態綠色種植,通過近3年的不斷摸索,200畝百合種植基地的休耕輪作已經進入了發展穩定期。輪作期間,會在田間種上具有觀賞性的向日葵或可作為綠肥的油菜,讓田地獲得滋養。
走進新莊街道洪巷村,位于太湖邊的連棟大棚十分醒目,這里是宜興市恒春菌業科技有限公司的食用菌栽培基地。生產車間內,一盆盆特級蛹蟲草長勢喜人。新農人錢春強告訴記者,恒春菌業租用大棚約10畝地,年租金4萬多元。還雇傭了20多位村民在基地務工,人均年增收約3.5萬元。此外,還為村集體農場種食用菌提供技術指導和管理服務,每年幫村集體增收10多萬元。“去年企業總產值為830萬元,今年有望突破千萬元。”錢春強信心滿滿。
宜興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宜興市制定《關于貫徹落實無錫市“村企共發展同奔現代化”行動的實施意見》,鼓勵村企攜手拓寬集體經濟發展路徑。以村企聯建為抓手,宜興市做足特色產業文章,217個村(社區)與107個企業簽訂聯建協議、聯建項目181個,聯建覆蓋率100%,“瀆上百合”、“好禧”牌蛹蟲草、“耕樂園”牌藍莓、“立新宇”牌紅心獼猴桃等特色農產品聲名鵲起,農業總產值達89.80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8153元,特色農業結出了致富果。
“一田好水”保護豐收成色
新莊街道緊鄰太湖,境內河網密布,有大小河道121條,總長約217公里。過境水量約占太湖上游入湖水總量的40%,是名副其實的太湖“客水走廊”。
“如果不實施有效的農田退水治理,極易造成肥水通過密布的河道迅速擴散,影響入湖水質的安全。”新莊街道黨工委書記方曄表示,水稻、蔬菜、瓜果等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農田退水俗稱為“肥水”,其中的肥料溶解水、秸稈浸泡水、土壤浸泡水等氮磷含量較高,是引發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如不達標就排放,會給生態環境帶來極大危害。為此,街道創新探索、綜合施策,采取建設高標準農田生態凈化灌排系統,河岸共治,尾水循環利用,實施源頭減量等措施,有效凈化了農田退水,保護了入太湖水質。
好水澆灌結好果。作為核心村的家庭農場之一,宜興耕樂園農業有限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生態優先原則。“因為地處太湖保護區,我們對于這片田地從種植品種到種植方式都非常注意。”公司負責人周亦南介紹,藍莓是一種寡肥作物,農場一般不施化肥,只少量使用菌肥。如今基地170多畝地中,有110畝種植了藍莓,其余種植了葡萄、橘子等水果。
在曹家村的高標準農田,村黨總支書記潘宇東介紹,去年,村里新建了生態溝渠、農田退水凈化池,形成了集生態溝渠吸收、農田退水凈化池塘凈化、生態濕地凈化于一體的農業生產退水氮磷梯度降解系統,有效處理農田退水,為太湖一級保護區農田退水的有效治理作出了成功探索。“正是得益于高標準農田的生態化改造,我們村的‘富曹牌’大米品質佳、色澤潤、口感好,水稻剛種下,訂單就來了。”潘宇東笑著說。
“一座茶館”助推鄉風文明
“小區打造的‘民情茶館’太好了,不僅及時幫我們解決困難,還認真采納大家的建議,讓我們心里暖暖的。”提及“民情茶館”,新莊街道新塍社區景湖人家D區的居民錢華南忍不住稱贊。
景湖人家D區是一個多村(社區)居民拆遷安置小區,共有29幢480戶,常住人口1016人,管理難度較大。對此,社區黨總支在該區設立了第35號“紅網格”,建立了專門服務陣地“民情茶館”,新莊街道司法所、政法等單位人員和小區黨員志愿者進駐后,建立“坐堂問診”等制度,及時聽取并解決居民訴求。
“基層治理要真正延伸到老百姓家門口,黨組織的作用發揮是關鍵,網格化治理功能發揮是基礎。”新莊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街道辦主任秦強表示,街道構建了由“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微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成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五級紅網聯動體系,將街道8個村(社區)劃分為40個“紅網格”,在每個“紅網格”建立黨支部,暢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新莊街道是宜興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一個縮影。
今年年初,西渚鎮白塔村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榮譽稱號。白塔村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牽頭抓總作用,積極推進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構建鄉村“援法議事”平臺,完善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立起具有白塔特色的鄉村治理模式。
記者在官林鎮南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看到,村民徐菊英用積分免費兌換了一袋大米,笑呵呵地拎回了家。南莊村積極探索“黨建+”模式,發揮積分制管理在推動鄉村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引導群眾“要我干”為“我要干”,讓“小積分”釋放出助推鄉風文明的“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