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田地在水渠上游,有水肯定我先用!”“這段時間天氣本來就旱,你把水截起來自己用,我家田怎么辦?農時耽誤不起??!”驕陽似火,比氣溫還火爆的爭吵聲傳進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鐵沖鄉鐵沖村黨群服務中心,修仙寨中心組村民老薛和老易氣勢洶洶地走進大廳,鐵沖村黨支部書記易思維趕緊將他們迎進“村TC大碗茶事”調解室,為雙方各泡一碗大碗茶。
在鐵沖村,常有鄰里雙方因土地、農田灌溉等引發矛盾糾紛,一度成為基層治理的痛點。為了將矛盾糾紛化解于萌芽,鐵沖村以茶為媒,搭建場景化“大碗茶事”調解平臺,通過固定調解點和網格化流動調解服務相結合,關口前移和回訪跟蹤相結合,實現矛盾糾紛化早化小化了,探索出“茶韻+法理”的柔性調解模式。
“咱們先喝一碗‘冷靜茶’,再說說咋回事吧?!币姿季S安撫道。與此同時,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和“五老”調解員也紛紛來到調解室。喝了一口茶,老易打開話匣子,倒出了苦水。原來老易家、老薛家的農田共用一條灌溉水渠,但老薛私自改變水渠的水流走向,將本應流向老易家農田的灌溉用水截流,導致農田得不到充足水源,嚴重影響作物生長。
在調解室,憤憤不平的老易和理所當然的老薛依然各執一詞?!岸际嵌嗄甑睦相l親,抬頭不見低頭見,什么事咱們都攤開來講?!薄拔謇稀闭{解員耐心地調解著。
一口“大碗茶”,讓原本針鋒相對的雙方與村干部、調解員坐在了一條板凳上,將感情融進茶里,把問題擺在桌上,說清事、講透理。
包片網格員和村干部趕往農田現場查看,發現老薛確實存在截流灌溉用水的行為。經過多方調解協商,老薛同意立即恢復水渠原有水流走向,保障老易家的農田正常灌溉,同時約定在灌溉高峰期輪流使用水渠灌溉,避免類似糾紛再次發生。在調解員的見證下,雙方再喝一碗“和好茶”,簽署《茶事和解承諾書》,達成和解。
“矛盾糾紛化解既事關群眾的切身利益,也考驗基層治理效能?!辫F沖鄉相關負責人說,“在鐵沖鄉,每個村都在積極創新尋找最實用管用的化解矛盾辦法。核心就是用鄉風鄉俗向群眾講情析理,用鄉情鄉誼消除隔閡,解決矛盾?!?/p>
與鐵沖村相距不遠的高畈村,組建了“紅杜鵑”五老志愿服務隊,以金剛臺婦女排的革命故事為切口,充分運用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結合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和法律法規進村入戶,推行“紅(易激化)、黃(需關注)、綠(可疏導)”三色分類預警法,對摸排的矛盾糾紛分層分類、及時調解。
近年來,鐵沖鄉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指引,積極踐行“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依托“一站三中心”“大碗茶事”等協商議事平臺,探索以“鄰里和諧、產業振興、鄉風文明”為主要內容的鄉村善治模式,著力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格局。今年來,鐵沖鄉累計調解矛盾糾紛64件,化解率100%,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
本報記者 劉瓊
通訊員 張尹迪 王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