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走進河南省孟州市谷旦鎮薛村黨群服務中心,服務指南、一站式綜合柜臺等一應俱全。薛村黨支部書記薛延兵介紹,原來的黨群服務中心空間狹小,難以滿足日常辦公與黨員活動需求。“剛好臨街門店租期屆滿收回,便將服務中心遷過來了,同步進行了改造提升,現在群眾來辦事方便多了。”
同一天,10多公里外的趙和鎮廉莊村黨群服務中心里,老黨員湯金保正在老年活動室下棋。局歇期間,他熱情介紹村里黨群服務中心的改變,言語中滿是欣慰。“俺們這中心外墻以紅黃為主色調,喜慶又好看,門口擺放著輪椅、飲水機、雨傘等,方便又貼心,現在村民都愿意來聊聊天、下下棋。”
薛村和廉莊村黨群服務中心的變化,是孟州市建強管好用活黨群服務中心的縮影。今年以來,孟州市緊盯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這一“小切口”,聚焦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兩大目標,開展黨群服務中心基本情況“大起底”,按照辦公面積最小化、功能設置最優化、為民服務最大化,對284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分類定級。
孟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孟州對年久失修、功能缺失的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結合鎮村布局總體安排,優先選址在村(居)民集中居住點、村組主干道附近或村中心位置,盤活用好農村閑置用房、小區架空層等資源,統籌設置居家養老、醫療衛生等功能布局,讓黨群服務中心距離群眾更近、服務群眾更便捷。
孟州市還特別注重放大黨群服務中心的服務功能,建立功能室布局鄉鎮(街道)把關機制,明確便民服務大廳、會議室等功能室設置在一樓,做到“服務進門就有、辦事不用上樓”。同時,建立群眾服務需求、機關服務資源、村級服務項目“三張清單”,健全黨群服務中心需求收集、資源下沉、供給支撐機制。
針對村(社區)服務力量不足、資源不優等問題,孟州市健全機關企事業單位服務基層承諾和考評機制,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到結對聯系村(社區)報到、在職黨員到居住地報到;整合部門資源力量,引導在職黨員發揮專業特長,探索志愿服務積分等模式,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會昌街道雙橋社區與專業社工組織結合,開設“周末舞蹈課堂”、免費手工培訓等,為未成年人提供教育幫扶、心理輔導等個性化服務,目前已有10余家培訓機構、30余名志愿服務者加入隊伍。居民花蕊滿意地說:“自從社區推出‘愛伴童行’系列專題活動后,孩子們寒暑假更豐富、更省心了。”
黨群服務中心改造絕非“面子工程”,孟州態度鮮明地堅持“不比裝修比人氣”,全面推行黨群服務中心“人氣指數”評價機制,完善村(社區)干部集中辦公、全科窗口、AB崗值班等制度,把群眾“愿不愿意來,喜不喜歡來”,作為衡量黨群服務中心管理服務水平的重要標準。
孟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聚焦一老一幼等重點群體,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與社會組織、市場主體等開展合作,實施早教托幼、老年食堂、健康義診等一批為民辦實事項目,既提升黨群服務中心的“煙火氣”,也增強黨員群眾的幸福感。
“市里的村‘BA’連續幾屆都在俺村廣場上舉辦,俺們還請了專業的裁判、場務來運營,十里八鄉的老少爺們都會來觀看,現場熱鬧得很。”化工鎮海頭村黨支部書記祁永峰感慨,以后還要繼續用好陣地、辦好活動,策劃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豐富大家的文化生活。
本報記者 劉鳳雙
通訊員 賀起帥 劉晶晶
在薛村新升級的黨群服務中心里,村書記薛延兵(右)在和群眾聊家長。(孟州市委組織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