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海口訊 (通訊員 瓊組軒)狂風呼嘯,暴雨如注。8月24日夜間至25日凌晨,今年第13號臺風“劍魚”(14級強臺風)在海南省三亞市到樂東縣一帶近海擦過,給三亞、樂東、陵水、五指山等市縣帶來強風、暴雨等極端天氣,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汛情就是命令,海南各級黨組織第一時間把黨旗插在防風搶險救災一線,積極引導黨員干部勇擔使命、沖鋒在前。
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迅速下沉一線。省委、省政府先后4次召開防御臺風“劍魚”調度會議,指揮部署防風防汛、搶險救災和恢復重建等工作。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身先士卒,赴三亞、陵水、樂東等地看望慰問奮戰在一線的干部群眾、軍警部隊官兵等,現場指導工作。省級領導干部按照省委統一部署,進駐重點市縣指導臺風防御工作。省委組織部堅決貫徹落實省委部署,號召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全力抗擊臺風,組織省直機關500名黨員干部馳援三亞、陵水等受災嚴重的市縣,協調其他市縣積極支援。
8月24日下午,在三亞市榆林路口,一棵大樹被臺風連根拔起,將一輛貨車及司機壓在樹下,三亞榆紅黨員應急突擊隊發現險情后,立即開展救援,為受困司機劈開生路。凝聚各方力量筑牢“紅色防線”,抗擊臺風以來,三亞市共組織1662個基層黨組織,動員17700余名黨員下沉村(社區)一線,累計轉移群眾40772人,清理倒伏、傾斜樹木10927棵,打通主干道50條。樂東縣組建578支黨員突擊隊、應急救援隊,分赴搶險救災一線,協調召回1169艘漁船,搶修通訊基站257個、用電線路67條、供水村居39個,第一時間組織申報農業受災保險賠付96件,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生產生活。
設立先鋒崗,劃分責任區,廣大黨員挺膺擔當打頭陣。陵水縣依托“瓦幫魯”(海南話,意為“我幫你”)黨員志愿服務體系,組織5608名黨員參與抗風救災工作,337名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就地轉化為“防臺先鋒員”;發揮疍家漁排協會黨支部作用,35名黨員和當地群眾迅速組建搶險突擊隊,24小時值守漁港碼頭,將14艘漁船連夜轉移,1800名海上漁民上岸,加固漁排100余處。五指山市劃分653個黨員責任區,緊盯山塘水庫、河道堤壩、地質災害點、城市內澇點等重點區域和農村危房、臨時板房等風險隱患,利用873個“村村通”應急廣播進行防風防汛宣傳,連夜清理排水口雨篦子360個,疏通積水點40處,一個個“紅色身影”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