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甜可口的新疆瓜果、熱氣騰騰的陜西面食、新鮮肥美的青海三文魚、精致鮮艷的唐卡掛畫……國慶節前夕,第四屆江蘇對口支援協作合作地區特色商品交易會暨區域協作幫扶專項對接活動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行。好吃,好逛,好看,這場展會引來潮水般的人流。
展會主辦單位、江蘇省蘇豪控股集團有關人士表示,來自江蘇對口支援、東西部協作、對口合作地區等15個省市的200多家企業參展,展出商品涵蓋土特產、乳制品、牛羊肉、手工藝品、非遺文創等2000多個品類。
漫步在瓜果飄香的新疆展區,“遇見新疆”等一系列專營對口支援產品的銷售商向來客熱情介紹新疆農產品。據介紹,15年來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揮部致力于推進克州農業品牌建設,雙方共同打造了“帕米爾”“圖新鮮”等消費援疆品牌,并支持鼓勵“遇見新疆”“尋味新疆”“愛上新疆”等8家克州農產品專營店在江蘇開設門店。
“經過江蘇援藏單位對接,我們的幾款八里熊青稞啤酒進了金鷹超市和金陵飯店。”西藏自治區圣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扎西頓珠說,公司在拉薩市達孜工業園區,有500畝青稞種植基地,又帶動周邊農戶跟著種了500畝青稞,公司對農戶收購價每斤比市場高0.2元。“江蘇我經常跑,通過對口幫扶單位介紹學技術、學管理。”
新疆鞏留縣阿尕爾森鎮薩爾烏澤克村黨支部書記吳益榮說,三香紅蘋果、海棠等林果產業去年幫助村民人均增收8000元,占村民人均總收入的1/3。“在張家港援建單位的幫扶下,我們這次帶來的蘋果想走高端路線,12個蘋果一盒,賣120元。”
“這是唐卡,所有的顏料都是從礦石中提取出來的,畫上面的人物都有不同的寓意。”來自青海的唐卡畫師扎西尖措介紹說,“我帶著唐卡去過北京、上海、深圳,很受當地人歡迎,這次希望能夠在江蘇推廣唐卡藝術。”
展會還特地布置勞務品牌展區,它是帶動就業富民的重要路徑。在青海百草旭攤位前,一個面團在拉面師傅的手腕間變成了一掛“瀑布”,很快成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拉面,大爺大媽直喊味道好。青海百草旭營銷管理公司負責人徐新宇介紹,青海拉面品牌通過南京、無錫的政府單位和國營企業的幫扶,目前已經在機關、高校、企業、高速公路服務區開店約60家,不僅把青海的好牛肉賣出了高原,還讓青海的拉面師傅在江蘇找到了工作崗位。“一位成熟的拉面師傅在江蘇一個月可以掙七八千元。”
陜西留壩縣是一個山里的小縣城,卻擁有精品民宿200家、床位7000個。秦嶺山區的好氣候好風景,讓民宿產業蓬勃發展。為提升服務水平,尤其是做好新媒體宣傳,南通通州灣駐留壩聯絡組向當地輸送培訓師資,并利用協作資金,打造了勞務品牌“留壩民宿管家”。南通通州灣駐留壩聯絡組聯絡員繆余生介紹,該勞務品牌不僅解決了當地農村婦女的就業問題,未來還有機會為周邊地區輸送民宿管理人才。
現場不少來自中西部的企業表示,在對口支援體系的支撐下,企業生產經營勢頭良好,拉動了就業和土特產生產。新疆霍城縣溢源香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負責人金鈺璇說,她的手工牛肉干制作是祖傳手藝,現在她建了工廠,帶動了15人就業。西藏中朗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董榮軍說,今年,他們僅在朗縣拉多鄉就收了100多頭農戶的牦牛,農戶有了養殖信心,紛紛擴大養殖規模。
本屆展會還攜手江蘇省電商協會直播專委會,邀請知名助農主播直播帶貨,進一步賦能對口地區企業。展會期間,來自江蘇的農批市場、電商、文旅企業、機關高校后勤部門等1000多家采購商前來洽談對接。產銷對接會上,參展企業與江蘇采購企業現場簽約金額超1.3億元。
江蘇省蘇豪控股集團有關人士表示,今后將進一步深挖自身資源優勢、專業優勢,搭建起江蘇與對口地區之間的產業協作橋梁,助力協作地區鄉村全面振興。
本報記者 周妍 周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