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河南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河南省聚焦村莊發展基礎不一、建設需求各異、規劃深度需求不同等特點,在全國率先提出“3+1”村莊規劃編制方式,即“實用性”村莊規劃、“通則式”村莊規劃、“通則式村莊規劃管理規定”和“單元”村莊規劃。
“通過豐富村莊規劃編制方式,構建了獨具河南特色的多樣化、差異化村莊規劃編制新體系,推動實現鄉村地區規劃管理‘全覆蓋’,同時可節約村莊規劃編制資金約20億元。”河南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省2.85萬個行政村形成村莊規劃成果。
針對村莊“層級低、數量多、布局散”等特點,河南省提出村莊規劃“聯編聯批、快編快批”新模式,以縣或鄉鎮為單元,統一編制、統一審批村莊規劃;在全國首創提出“有條件約束性”指標,將鄉村規劃中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等“約束性”指標,調整為“有條件約束性”指標,在“紅線”依政策調整后,可直接更新規劃、無須修編,大幅簡化規劃調整程序,降低對規劃實施的影響,簡化村莊規劃審批流程。
結合鄉村建設項目“規模小、落地急、不確定性大”等特點,河南省打好鄉村發展用地保障“組合拳”。優化鄉村地區增減掛鉤政策、安排不少于10%的鄉村建設用地用于產業發展、增加“留白”用地和“機動指標”,破解“有項目、沒空間”“有空間、沒指標”等鄉村用地難題,實現“項目即來、土地即用”,做實鄉村發展用地保障。
基于鄉村項目類型多、審批層級低等特點,河南省創新鄉村許可核發路徑,優化鄉村建設規劃許可核發的前置條件和程序,凡使用“留白”用地和“機動指標”落地的項目,可由鎮村干部召開鄉村規劃委員會,自主決策選址位置、用地規模和用地性質等,審議通過后作為核發許可依據,保障項目及時依法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