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振興鄉村首先要補足農村黨建“短板”,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優勢,夯實基層基礎,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領跑助力。
創新機制、加強監督,提高基層黨組織“精氣神”。要加強基層黨建工作、促進基層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有效運行,必須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機制的創新與完善。注重村干部的選配和培養,選好隊伍“主心骨”,提高黨員干部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熱情和自覺性,以基層黨建凝人心,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縣鄉村三級,要盯住、思考基層組織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執行力不強等問題,對于薄弱村、后進村要“列清單”,定時進行督導規范,培養造就一支農業工作有方法、扎根農村、心系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同時,基層黨組織要加強自身要求,嚴格村級黨組織紀律,實現思想教育制度化、常態化,并內化為黨員干部群體的自我要求,營造“比超趕學”氛圍,激發黨員干部群體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評星積分、深化關懷,增強基層黨組織“人情味”。基層黨建工作往往是繁碎的,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許多村級黨組織干部往往“身兼多職”,其中責任、工作壓力不言而喻,其待遇也往往差強人意。要促進基層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有效運行,必須重視基層黨員干部的關懷機制的設立,在“試點村”推行評星、積分制,不斷探索推廣。同時進行多要素、多角度評選,定期制作臺賬匯總,累計加分進行獎勵。對于重點工作的完成,也可以適度進行加分鼓勵。讓基層黨員干部工作有勁頭、生活感關心,激發工作的歸屬感和責任感,提高我黨的影響力和戰斗力,工作落到實處、工作走進民心。
培養后備、啟用青年,重視基層黨組織“傳幫帶”。“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如何將黨中央的核心思想、最新理論成果在千千萬萬個鄉村中推廣開來,關鍵要看基層黨組織是否能滲透下去。而在部分鄉村,村級黨支部干部班子在配備上與當今發展趨勢有些偏差,黨員干部存在整體年齡偏大、年齡結構不科學等問題。這就要求基層黨組織在工作中,不僅要注重培訓當前的黨員干部,更要“從長遠看”,在培養選拔優秀中青年干部上發力,將人才融入到基層黨建工作隊中,為基層黨建工作引入“活水”,注入“新血”。確保基層黨建工作“不斷檔”,打造留才聚才大舞臺,鼓勵有志青年扎根基層、回報鄉村。(河北廣平縣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