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個啥難題,網格員就在身邊,一個電話、一條信息,問題很快就能解決!”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柳湖街道路樓村村民彭永粉笑著說。如今在淮陽區,這樣便捷高效的社會治理場景隨處可見,這得益于該區創新的“黨建領航、織密網格、閉環管理、多元共治、數字賦能”五維融合的社會治理體系。
淮陽區科學劃分3737個農村網格和117個社區網格,構建起覆蓋全域的治理單元。全區配備網格長503人、網格員4381人,吸納退休人員、黨員、志愿者等9743人,形成“專職隊伍專業干、兼職隊伍協助干、志愿隊伍補充干”的多元共治格局。這支1.4萬余人的“移動探頭”隊伍,依托“網格通”APP高效流轉、辦結民生事項,真正做到“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
為暢通訴求渠道,淮陽區建立“線上+線下”全方位事件受理機制。群眾可通過“周到辦”“淮政通”平臺或到區綜治中心現場反映問題。針對矛盾糾紛的解決,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官、律師組成的矛調專班,深入一線開展“矛盾調處到村居”專項行動,今年已成功調解土地糾紛23起、鄰里矛盾17起。
“反映的問題當天就有回音!”在馮塘鄉劉莊村,村民劉秀蘭指著墻上的“網格事件處置流程圖”說。這得益于淮陽區建立的“統一受理、分級處置、評價反饋”閉環機制,網格事件原則上1天內村級辦結、3天內鄉鎮辦結、7天內區級辦結。面對跨部門難題,則啟動“吹哨報到”機制。例如今年汛期,豆門鄉張集村網格員發現河道淤塞影響泄洪,區綜治中心立即“吹哨”,水利、應急等部門2小時內到場處置。
“鼠標一點,全區數據信息盡收眼底,治理更加精準高效。”在區綜治中心指揮大廳,工作人員正通過“黨建+網格+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全區動態,大屏清晰展示網格事件處置進度。淮陽區整合網格平臺、智慧城管、智慧水利等10余個信息系統,錄入人口信息110萬條,綜合集成實時監測、分析研判、調度指揮等功能,實現治理精準化、智能化。
淮陽區還構建“區—鄉—村—網格”四級指揮體系,在防汛救災、秸稈禁燒、抗旱保秋等重點工作中,實現高效指揮調度與精準風險研判。同時,加快推進視頻監控安裝,確保公共區域、人員密集區域“無死角”“無遺漏”“無盲區”,切實提升突發事件響應速度和應急處置效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從黨員先鋒崗的忙碌身影,到網格員穿梭街巷的堅實腳步;從智慧大屏上跳動的數據流,到群眾臉上滿意的笑容……淮陽區正將“五維融合”的理念深植于社會治理的土壤,結出惠民善治的碩果。淮陽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朱高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五維融合’治理模式,推動社會治理更智能、更主動,確保‘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