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作為最基層的致富“領頭雁”,服務群眾的“貼心人”,和群眾打交道最多,必須心系群眾,當好“多面手”,才能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中發揮大學生村官的作用。
一方面做好宣傳能手。邁開步子,進入村組,深入田間地頭和貧困戶家中,與村民融為一體,及時將中央、省市縣精準扶貧相關會議精神用接地氣的“土話”“民族話”傳達給貧困戶,確保貧困戶能夠熟悉政策方向和具體內容;及時將群眾脫貧致富的典型經驗故事分享給貧困戶,并用自己所學知識幫助貧困農戶尋找切實的致富路子;充分發揮 “互聯網+”優勢,借助網絡平臺,積極為農戶提供各類有效的生產信息,做好他們的信息傳遞員和解讀員。定期組織貧困戶開展實用技術、勞務技能、法律知識等的培訓,不斷提高貧困戶的致富技能。引進新型產業,發動群眾種植特色作物,開拓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貧困戶經濟收入。
一方面做好調研助手。甘于俯下身子,深入群眾,與群眾拉家常、掏心窩、交朋友,及時掌握村內貧困情況、分析致貧原因、找準脫貧對策,為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提供支撐性材料,將一手資料進行總結、提煉,為脫貧規劃提供參考,為領導決策提供有效信息,便于更有針對性地為貧困群眾制定脫貧方案。發揮專業技能,完成貧困村、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和動態管理工作,規范貧困人口信息管理,為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強力保障。
一方面做好聯絡傳遞手。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的“紐帶”作用,當好上通下達的扶貧聯絡員,及時與黨組織、群眾進行聯系、溝通、協調,及時收集群眾的訴求、想法,匯報給各級主管部門,但是不做簡單的“傳聲筒”,要準確掌握貧困群眾的現狀,初步分析,第一時間作出正確反應,為解決問題提供合理化建議、可行性措施。在上級決策部門作出相關政策、工作指示之后運用恰當的時機、使用群眾容易接受的方式做群眾工作或開展工作,確保工作發揮盡可能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