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秦玥飛當選“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大學生村官群體再次吸引公眾關注的目光,美譽度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凸顯。
大學生村官計劃實施以來,許多國家級的領獎臺上總能看到大學生村官耀眼的身影。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勞動模范、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桂冠,無一例外地戴到了大學生村官頭上,榮譽榜上不缺位,意味著背后努力很到位。鮮花向汗水致敬,掌聲為智者而鳴,這些獲獎的青春楷模,無疑是大學生村官品牌形象的最好“代言人”,因為他們的赤誠情懷和無私奉獻,使新生的大學生村官群體很快走進公眾視線,成為響當當的品牌。
誠然,擁有10多萬人的大學生村官隊伍,集體品牌的呵護僅靠幾個乃至幾十個獎牌獎杯顯然是不夠的,需要每一個個體戮力同心,朝著青春的方向相向而行。當我們把目光投向廣袤原野時,就會發現更多的大學生村官不靠獎杯靠口碑,默默地為品牌建設添磚加瓦,他們猶如一粒粒散落于大地的珍珠,串聯起大學生村官的金色光環。他們雖然沒有干出驚天大事,沒有登上璀璨的領獎臺,但他們通過為群眾幫辦事務贏得了信任,通過為留守兒童輔導課業贏得了認同,通過為百姓刨窮根尋富路贏得了民心……他們的點滴付出,基層干部群眾記在心里,念在嘴上。口啤疊加,鑄就豐碑,在鄉村,大學生村官不再是“陌生人”,而是變成了“貼心人”。
打造品牌不易,呵護品牌更難。聚焦于閃光燈下的大學生村官,亮點和瑕疵同樣容易被發現,基層干部群眾對少數村官的表現也頗有微詞,給品牌建設帶來隱患。這少數村官有的不在村,村里難得見到人;有的不為村,對村民不熱心,對村務不上心;有的工學矛盾處理不當,把村官當跳板,專心各類考試,一心想考走;有的責任不強、能力不足,對基層管理、經濟發展、脫貧攻堅缺闖勁少路徑;有的不問貢獻大小,只管跟組織提要求。這些現象雖屬個別,但會連累大學生村官隊伍,因為個體的“不檢點”有時會拉黑整個群體。只有人人呵護品牌,個個不當看客,才能不斷提高大學生村官這塊“金字招牌”的成色。當然,要想不讓一個村官掉隊,除了柔性的教育引導,還要有強有力的制度保障,通過創新培養管理體制機制,彰顯激勵導向功能,讓干得好的發展好,讓不想干不稱職的及時退出,永葆這支隊伍的青春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