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密切大學生村官與基層黨員群眾的聯系,提升他們服務基層、回報社會的能力,庫倫旗整合資源,切實發揮大學生村官“三大作用”。
一是以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為依托發揮大學生村官奉獻社會“引領員”作用。與團旗委、婦聯、教育等旗直機關、群團組織和街道社區聯合舉辦大學生村官“心理素質健康行”、“大學生村官春蕾班”、“青年志愿者服務”、“大學生村官愛心支教”等主題實踐活動。在山水人家社區建立輻射全旗9個社區的“心語工作室”1處,使心理教育進校園、進廣場、進社區,接受心理咨詢和專題輔導人員達500多人。依靠“大學生村官春蕾班”捐助貧困學生35名,捐款金額達1萬元。建立了全旗第一個“大學生村官愛心支教基地”,共聯系貧困學生40名,捐助文體用品價值近萬元。
二是以嘎查村社會發展現狀為依托發揮大學生村官信息采集“調研員”作用。發揮大學生村官自身素質高、學歷高、工作在一線的優勢,確定了“532工作法落實”、“嘎查村兩委班子作用發揮”、“發展黨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農牧民致貧原因”、“農村留守兒童現狀調查”、“農牧民致富增收途徑調查”等11個調研課題,組織大學生村官開展深層次農村社會調查。通過入戶走訪、調查問卷等方式,查找出涉及基層黨組織建設和農牧民群眾切實利益問題30多個,形成產業結構調整、基層黨建、農村穩定等方面調研文章23篇,為旗委正確決策部署提供依據。
三是以農牧業產業化基地為依托發揮大學生村官富民強村“服務員”作用。依托英合養牛合作社、博爾基金養殖場、文家仗子蔬菜水果大棚和水泉鎮紅干椒、中草藥種植等產業化基地,引導大學生村官與當地大戶、村組干部和專業組織加強合作,探索建立“產業大戶+基地+大學生村官”、“大學生+貧困戶”模式,與種養殖(植)大戶結成互助對子8個,與貧困戶結成“一對一”扶助對子30個,聯合旗農牧局等農口單位通過召開座談交流、實地走訪等形式共為農牧戶提供種養殖(植)技術26次,提供農產品市場信息31條,義務提供田間服務80多人次。(作者為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