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地區持續高溫,旱災蔓延,河湖見底,人畜饑渴……一幕幕揪心的畫面牽動著大學生村官們的心。7月14號義縣地區村官在工作中了解到干旱已經嚴重影響了這一地區的作物生長,再持續下去有可能顆粒無收。幾個大學生村官協商后立即向上級組織申請匯報,商討策劃。7月15號錦州市委組織部人才辦組織籌備相關物資;16號,錦州村官聯合會已經開始動員號召;17號實地調研,組織村民開展自救;18號,來自北鎮、濱海新區、古塔、松山新區……等9個縣區的32名村官到達一線,全面開展救援工作。抗旱第一天,在大田附近河套地區挖坑兩口,動用引水機器八組,4臺柴油抽水機和4臺汽油抽水機,每組設備每天澆地約三畝。
傍晚,后勤組已經把抗旱作戰組的根據地設置在老鄉家中,集體住炕,或搭建簡易帳篷,分配生活、工作、辦公等區域,進行簡單布置,第一批被褥食品蚊香手電等物資運輸到位,組織做飯打掃房間。晚飯時間,大家邊吃邊交流白天工作心得和經驗,晚飯后大家齊心協力澆完旁邊最后一塊地,按照集體活動習慣主要成員晚上召開會議:確定第二天工作值班分組情況,并起草相關注意事項和工作紀律。
目前抗旱一線各項工作有序進行,但一線作戰存在兩方面困難:1、缺少身體健康能夠室外作戰的男同志;2、缺少抽水、引水設備以及后勤物資。
截止19號晚,先頭部隊已經工作兩天,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他們分組找水源布置水管,每天晚上工作到11點,大部隊集結后按照水源情況,計劃每天工作到凌晨三點左右,爭分奪秒與旱災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