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浪潮里找尋鄉村發展新機遇——山西省晉城市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2025-03-13 09:24:00  來源:農民日報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當數字技術的浪潮席卷全球,越來越多的生產生活圖景依賴互聯網展開,鄉村如何在這場變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作為國家第二批數字鄉村試點,山西省晉城市持續探索數字進村新圖景:無人機播種、智能傳感器監測,讓“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走向精準化、智能化;智慧平臺將網格化管理與數據聯動結合,讓基層治理更高效、更透明;電商平臺打破了地域限制,讓鄉村的特色產品走向全國甚至全球市場;短視頻和直播讓非遺技藝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和參與……這一系列生動的實踐表明,鄉村的未來,不在于成為“另一個城市”,而在于找到屬于自己的數字化表達方式,用數字技術激活鄉村的內生動力,讓傳統與現代在碰撞中煥發新生。

      將數字技術融入鄉村治理

      走進澤州縣高都鎮綜合治理指揮中心,鄉村治理數字平臺大屏上正實時顯示著水么頭村和下元慶村地質災害點、富祥乙炔站、小肥工貿有限公司以及部分村內主要交通路口的監控畫面。

      “我們在全鎮安裝了766個監控探頭,對安全生產、水位監測、防火防汛、隱患排查等進行全方位的實時監測,所有監控視頻全部接入數字平臺,實現公共區域監控探頭全覆蓋。一旦有突發情況,工作人員立刻上報,第一時間組織人員進行處理。”高都鎮政府工作人員劉慧娟告訴記者,“我們還在全鎮安裝了60套云廣播系統,與傳統村內大喇叭的明顯區別在于可以利用手機的微信小程序實時同步完成音頻、文字等內容的現場播報,村干部隨時可以發布信息,極大地保障了重要信息能夠及時傳遞。”

      “去年8月份,我鎮接到澤州縣氣象臺發布的暴雨藍色預警信號,提示未來6小時轄區內將會有最大雨強20毫米/小時以上的短時強降水。我們立刻通過云喇叭發布了強降水的通知,緊急提醒村民群眾減少外出,做好防范工作。同時,從平臺上調取河道和地質災害點附近監控視頻,實時查看降雨情況。”劉慧娟說,因為通知及時,暴雨來的時候很多村民都早早回家,一切平安。

      別小瞧這些村里的大喇叭,“喇叭一響,村民就知道村里有事,這種凝聚力是替代不了的。”在劉慧娟看來,大喇叭不只是信息傳遞的工具,更是鄉村情感的紐帶。現在,每村都建立了企業微信群,基本上每戶都有人入群,一旦有什么緊急通知,網格員可以第一時間發送到群里,大大節省了一個個打電話通知的時間和精力。

      將數字技術融入鄉村治理后,信息能夠更快速、精準地觸達每一個村民。當然信息暢通應該是雙向的,為了更好地聽到群眾的聲音,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高都鎮還上線了“民呼必應”小程序,設計“訴求反應”的模塊,將網格長、家庭醫生、對口民警、電力衛士、律師等服務入口搬到網上,方便村民們“指尖辦”“網上辦”“就近辦”,滿足村民的多元化需求。據介紹,“民呼必應”用戶人數已經超過高都鎮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但目前來看,‘訴求反應’功能用得比較少。可能因為村里還是老人比較多,教了也不太會用,有事兒更習慣直接打電話或者去村委。”劉慧娟告訴記者,如何讓數字技術更實用、更有效地服務群眾是他們一直在實踐的事情。

      高都鎮的綜合治理智慧平臺是晉城市智慧鄉村治理的一個縮影。通過766個攝像頭、854個網格和三級聯動機制,將全鎮3.9萬人口、8.7萬畝耕地、1857個市場主體納入數字化管理體系,為鄉村治理提質增效。

      用流量思維打開文旅發展思路

      “咱得跟游客保證質量呢,今晚打鐵花是不是有請假的,人不夠了你們管理人員就得頂上,每個點位都不能少,要確保讓每場的游客都看到最好的效果。”一場打鐵花表演結束后,老周生氣地對著一幫打鐵花的演員和管理人員說,他的小助手在旁邊用手機記錄下了這一幕,隨后上傳至抖音平臺,引來很多網友的點贊支持。

      老周本名周小明,是晉城市司徒村黨支部書記,也是司徒小鎮旅游景點的主要負責人,還是擁有近50萬粉絲的短視頻博主。在他的帶領下,司徒小鎮在短短十年間,依靠“打鐵花”這項非遺表演,實現了從名不見經傳到名聲在外的“蛻變”。甚至去年,憑借108人打鐵花獲得了吉尼斯紀錄。

      “產品質量是第一位的,我們做文旅,‘打鐵花’這項非遺表演就是我們的核心產品,各項服務也是我們的附加產品,核心產品質量過硬了,就要想辦法宣傳出去,讓更多人知道。”談及拍短視頻的初衷,老周說,“這就跟賣豆腐一樣,要賺個‘吆喝’。”

      短視頻在司徒小鎮的宣傳中起到不小的作用。

      過去司徒小鎮的游客群體更多還是周邊居民,客流量也不大,怎么提升司徒小鎮的知名度呢?隨著短視頻平臺的興起,老周敏銳地察覺到了發展的契機,“包給宣傳公司宣傳費又貴,不如自己試試短視頻。”

      2022年開始,他嘗試將自己的工作日常拍成短視頻,還喊話“網紅”前來打卡為司徒小鎮引流。如今,老周自己就是個小“網紅”了。從邀請人來幫忙宣傳,到很多博主主動前來打卡,依靠互聯網,司徒小鎮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旅游收入也逐年遞增,從最初的幾百萬元,到如今每年旅游總收入超1億元,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帶動村民和村集體雙增收。

      文旅發展和非遺文化的保護相輔相成,老周和司徒小鎮的聲名鵲起,也讓“打鐵花”這項非遺技藝被更多旅游景區引入,在春節期間走出晉豫地區,為更多人帶來視覺盛宴和濃濃的節日氛圍。

      被問到視頻為什么能有這么多人喜歡,老周表示他也不太懂,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真誠很重要,我的視頻就是我的日常,沒有劇本,不來虛的那一套。”

      直播電商盤活一村經濟

      澤州縣高都鎮保福村是仰韶文化遺存“高都遺址”所在地,150余座明清老宅書寫著這個村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在這樣一個古樸的村落里,坐落著現代化的高都智慧文旅鄉村e鎮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通過將直播電商引入鄉村,走出了一條“文化+電商”的融合發展之路。

      過去,保福村的經濟結構單一,主要依賴傳統農業,農產品附加值低,村民收入增長緩慢。那些老宅子因缺乏維護,逐漸破敗。盡管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卻難以轉化為發展優勢。7年前,村黨支部書記晉波曾嘗試通過電商激發鄉村活力,但一直未能找到合適的切入點。

      在政府支持下,保福村決定以古宅為吸引點,打造“院院都是直播間,坊坊都是打卡地”的“一院十八坊”電商直播產業園。通過翻新古宅,吸引電商企業入駐。

      “入駐企業5年內都不需要繳納租金,但要免費進行修繕和改造。”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負責人周光天佑告訴記者。這一政策吸引了十多位非遺傳承人和網紅達人落戶創業。

      周建平就是其中之一。這位來自江蘇的創業者經營著“佳藝花卉坊”,主營多肉植物。

      “剛開始做直播時,真的很不習慣。”周建平告訴記者,“面對鏡頭說話,嗓子都喊啞了,還有點緊張。”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他逐漸掌握了直播的技巧,直播間的人氣也逐漸上升。半年時間銷售額達到20多萬元。

      除了自己直播,周建平還帶動了當地就業,培養了11名主播,年齡從20多歲到60多歲不等。他不僅教授直播技巧,還傳授多肉植物的專業知識,幫助主播們快速成長。

      保福村的電商發展離不開系統化的培訓。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已開展實操培訓959人次。目前,鄉村e鎮擁有30多名帶貨主播,粉絲總數超過650萬。網絡零售額突破2.1億元,其中農特產品上行4498萬元。

      保福村的成功實踐表明,傳統與現代并非對立,而是可以共同構成鄉村產業的“復合競爭力”。通過數字經濟的賦能,這座古樸的村莊不僅守住文化底蘊,還煥發出新的經濟活力。

    責編:施羽軒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在线| 男人的天堂无码动漫AV|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免费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成人免费无码H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7777|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在线| 日本aⅴ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Av在线无码|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潮免费|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