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徐溝鎮清德鋪村擔任村黨總支書記助理的700多個日夜即將畫上句號。深夜點開電腦中的文檔庫,查看檔案柜中堆疊整齊的文件,我不由回憶起我扎根鄉土的種種努力。
初到清德鋪那日,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賈晉斌帶我去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種植基地。站在千畝紅薯田邊,他彎腰抓起一把土:“咱這沙壤土能種出最甜的紅薯,可要讓鄉親們的日子也甜起來,得靠實打實的功夫。”
第一次參加村黨總支主題黨日時,賈書記特意把我安排在離他最近的位置。那天的議題是“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但賈書記開口卻先問起各家的情況:“老韓家旁邊的垃圾清理沒?”“村西頭灌溉井的維修進度如何?”他會后告訴我:“小王,在村里開會不能光念文件,得把會開在田間地頭、開到老鄉心上。”原來,賈書記手機里存著全村711戶的民生臺賬,從孤寡老人的常用藥,到村里育苗期的墑情預警,事無巨細。
一天,我隨村黨總支副書記陳慧萍走訪,來到賈大爺家,我在心里默念著“兩不愁三保障”政策,慧萍書記已經麻利地掀開門簾,熱情地招呼道:“老哥,今兒午飯沾片子的味道咋樣啊?”在炕頭上,她一邊幫大娘挑黃豆一邊嘮家常,自然帶出低保復核的事。當她帶著我用一天時間跑遍全村15戶低保戶,教會我辨認誰家窗臺落灰是外出打工、誰家灶臺冷清是遇到難處時,我才明白“入戶”不是填表這么簡單,每一個數據后面都有帶溫度的故事。
現在,曾經手足無措的大學生,已能說出地道的方言,也能獨自處理村民的矛盾糾紛。我感覺我在清德鋪村真正長大了。
王歡
王歡(左)走訪農戶。(清德鋪村村委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