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我來到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河口鎮花園頭社區擔任社區黨總支副書記,開啟了我的到村任職生涯。在這里,大家都愛叫我“黃書記”,但我更樂意做村干部們的“小跟班”,就連“園長”這個特別的稱呼也是大家給叫開的。
為減輕家長負擔、豐富孩子寒假生活,年初我開始著手籌備社區的寒托班。沿襲鎮上“小河馬”寒托班的成熟模式,我將托班名定為“小河花”。從招募志愿者老師到宣傳招生并為家長答疑,從制定課程內容到采購課程文具材料等,事無巨細,我都親力親為。好在有村干部們的熱情配合,各項工作得以順利推進。
在課程的制定上,我力求既能減輕家長輔導作業壓力,也要讓孩子們的寒假日記里跳動著笑聲。從招募志愿者、宣傳招生,到設計課程,采購文具,我參與了每個環節的工作。在村干部的熱情配合下,各項工作都進展順利。
“小河花”寒托班課程參考團省委文件,制定“守護身心健康”、“探尋紅色文脈”、“體驗年味課堂”和“共度平安春節”四個專題,涵蓋趣味運動會、耙齒凌紀念館參觀游學、春聯剪紙制作、安全知識講座等多個課程,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1月18日,“小河花”寒托班正式開班,在志愿者和村干部們共同守護下,孩子們度過了安全充實的7天。同時我也結識了許多祖輩家長,他們質樸的感激之情,也是活動中的一大收獲。源源奶奶開班遲到卻連聲道謝:“孩子爸媽不在家,這班可幫了大忙!”心心爺爺車拋錨后接到孩子時眼中的安心……這些點滴,都化為登記表上歪扭的簽名和微信群里點贊的紅花。
“小河花”寒托班結業儀式上,妍妍仰著小臉,發梢沾著剪紙課留下的金粉問我:“黃老師,明年還能來嗎?我好喜歡!”我的心中頓時涌起一股暖流。孩子們合唱《小美好》時,我正要從口袋里拿出手機記錄這珍貴瞬間,指尖觸碰到口袋里涵涵送的三粒瓜子和五顆堅果,所有的疲憊仿佛都煙消云散了。
6月底,我在村里舉辦了“薪火相傳,童心向黨”七一主題活動,活動邀請了10位50年以上黨齡的老黨員與10位小學生代表展開了對話,讓紅色精神在代際傳承中迸發新的光芒。
活動中,孩子們化身黨史小老師,和大家一起重溫建黨節的起源;老黨員同志們則為大家講述一段段波瀾壯闊、激情燃燒的崢嶸歲月,并為孩子們佩戴紅領巾,莊嚴與溫情交織。最后,大家共制黨建系列拓印帆布包和竹編畫,并合影留念。照片里,銀發與紅領巾相映成趣,燦爛的笑容傳遞著紅色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力量。
這些經歷將成為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它讓我深刻感受到,瑣碎繁雜的基層工作充滿了愛與意義。孩子們的歡笑、家長的感激、村干部的協助、領導的支持,像璀璨的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讓我更加堅定了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信念,也讓我明白,真正的幸福,往往就藏在這些平凡卻溫暖的瞬間里。未來的日子里,我將以“園長”的身份繼續努力,用心用情為社區貢獻力量,讓“小河花”開得更艷,讓更多孩子在溫暖中成長。而 “小河花”的故事,也一定會在未來續寫更多美好的篇章。
黃慶香
實習生 魏昕瑜 整理
選調生黃慶香(中間藍衣)指導老黨員和小學生們共制紅色手作。常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