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書記裴春亮,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出要重視“因婚返貧”現象。讓記者想起了幾天前騰訊推出的一則關于《農村小伙結婚, 彩禮能開家小超市》的新聞,說的是在河南東部鄉村的一場婚禮上,男方準備的彩禮包括100多件果品、200斤白糖、200斤大米等,放在地上儼然成了一個小超市。
在農村,不斷加碼的彩禮、婚禮大操大辦已成為村民的沉重負擔,導致一些農村大齡青年找媳婦難或出現因婚返貧現象。這不僅影響和諧氛圍的營造,還關乎脫貧攻堅的成效。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記者采訪了幾位大學生村官。云南大理漾濞縣雞街鄉菜白村主任助理左紹常說,要通過大力宣傳正確的婚戀觀,讓文明風尚深入人心。就拿我們村的羅老太來說,家中只有一個兒子,三十好幾才娶親,為了不讓人說閑話,她向全村人發了請帖。當我聽說她準備請鄰村的打歌隊、大擺宴席后,立刻跑去做羅老太的工作。告訴她:婚姻好壞不在于婚禮是否風光,而在于婚后能否一起將日子過得紅火起來,舉債辦婚禮會影響孩子今后的生活。在我的勸說下,羅老太表示,“其實我也想節儉一些,可就怕別人說我小氣,虧待了沒過門的媳婦。”隨后,我又跑去做羅老太兒媳的工作。最終羅老太退了鄰村的打歌隊、買了半頭豬肉,僅花了5000元錢,辦了一個雖沒有喇叭嗩吶卻依然溫馨的婚宴。云南大理州鶴慶縣金墩鄉邑頭村主任助理施琴則認為,要通過建章立制規范婚禮行為,由村民代表商議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形成具有約束力的村規民約。村民家庭辦事,事前應向理事會報告,能不能辦、辦幾桌、上幾道菜都須征得理事會的同意。
云南大理州彌渡縣新街鎮永增村主任助理余倩說, “天價婚禮”盡管人人都不情愿,但又礙于面子無法抗拒。鏟除“天價婚禮”滋生的土壤,需要多措并舉。只有讓文明的春風吹遍鄉村,才能逐步消除因婚返貧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