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縣縣直機關黨員干部集中為縣城街道清淤。(威信縣委組織部供圖)
“伯娘,大水來了!快起來,我背您去安全的地方!”7月9日凌晨2時,云南省威信縣扎西鎮石龍社區新房子村民小組組長馮宗禹的呼喊穿透雨幕。他蹚著沒過腳踝的積水挨家敲門,將睡夢中的群眾一一護送至高地。這一夜,許許多多像馮宗禹這樣的身影,在暴雨中為群眾撐起“安全傘”。
7月8日夜間至9日凌晨6時,威信縣遭遇歷史罕見強降雨,局部最大雨量突破220.7毫米,河水暴漲、泥沙俱下,防汛形勢陡然嚴峻。面對肆虐汛情,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以“汛”為令,在風雨中筑起堅不可摧的防線,全力守護群眾安全。
“災情就是命令!”威信縣委組織部連夜發出防汛倡議,6000余名黨員干部聞令即動,全員下沉一線。143支“黨員先鋒隊”迅速組建,頂著瓢潑大雨奔赴河道堤壩、山塘水庫、低洼易澇區和地質災害點。在羅布鎮,黨員們手挽手組成人墻排查管涌;在麟鳳鎮,先鋒隊背著孤寡老人蹚過齊腰深的洪水。從隱患排查到重點人群幫扶,黨員干部用腳步織密防護網,把風險化解在成災之前。
“敲鑼嘍!雨太大,快轉移嘍!”雙河鄉的銅鑼聲在雨夜中格外清亮。2200余名村“兩委”干部、黨員志愿者化身“宣傳員”,應急廣播、大喇叭、敲門聲交織成防汛警報。扎西鎮石龍社區黨員背起癱瘓老人往安置點沖,水田鎮黨員手刨腳蹬清理堵塞的排水溝,廟溝鎮黨員跪在泥水里搶修斷裂的供水管。
2.9萬次“敲門”“搬床”行動,1071戶3652人得以安全轉移。當洪水退去,黨員干部又馬不停蹄投入清淤:過街樓村寨頭組主干道的泥沙被一鏟一鏟清走,魚井村農戶家中的淤泥被一桶一桶清運,縣城100余個進水門市、1500余輛受損車輛旁,隨處可見黨員帶頭清理的身影。
“黨員就該站在最險處!”這是防汛一線最常聽到的話。在塌方路段,黨員干部冒著重物滾落風險指揮交通;在集中避險安置點,他們連夜搭帳篷、送物資、煮熱粥;在隱患巡查點,手電筒的光柱在雨夜里來來回回,照亮了“黨員責任區”的警示牌。
10日,雨勢漸歇,但黨員干部仍堅守崗位,排查次生災害隱患、統計災情損失、幫助群眾恢復正常生活。風雨中,那抹忙碌的身影始終與群眾站在一起,用實干筑牢平安防線。
通訊員 張旭 曹馨心 趙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