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9日,云南昭通市普降大暴雨,共造成7個縣57個鄉鎮(街道)316個村(社區)5.1萬余戶21.5萬余人受災。面對嚴峻汛情,昭通市委、市政府迅速響應,組織黨員干部全力投入搶險救災工作中,緊急轉移安置群眾7047人。全市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迅速投身應急搶險、轉移安置等工作,凝聚防汛救災的攻堅力量。
市委組織部及時下發通知,動員全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高效落實平時應急轉換機制,深入一線開展安全巡查、風險預警、排水搶險、轉移安置等工作。職能單位黨組織勇挑重擔、履職盡責。縣鄉村三級聯動,開展24小時值班值守,全面摸清轄區村(居)民居住情況,重點摸清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病人、殘障人士等重點人群,確保搶險救災“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汛情緊逼,黨組織是堅不可摧的堡壘。鎮雄、威信兩縣658支駐村工作隊1978名駐村干部就地轉化為搶險救災應急隊,投入防汛救災工作。鎮雄縣30個鄉鎮(街道)黨(工)委及時啟動防汛應急響應,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值班制度,用好用活“1262”防汛機制,按照職責靠前指揮防汛工作。262個村(社區)黨組織通過網格化管理,按照“包村黨員干部+村‘兩委’成員+黨員小組長”模式,組建鎮村黨員先鋒隊,對低洼地段、老舊房屋等重點區域進行“拉網式”排查,實時監測雨情水情,利用微信群、大喇叭等載體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組織群眾提前轉移。
兩縣1.3萬名黨員干部下沉一線,組建黨員先鋒隊、黨員突擊隊1032支,開展搜救解困、群眾轉移、道路搶通、安置服務等工作。威信縣組織6000余名黨員干部對144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逐一排險除險,上門開展“敲門”行動2.9萬余次,緊急轉移群眾1071戶3652人,集中避險轉移受災群眾582人。組建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隊143支,深入河道堤壩、山塘水庫、低洼易澇區、地質災害點等關鍵地段、險要位置排險除險,形成地質災害基本情況一覽表,明確風險點位。3500余名縣直部門機關黨員干部下沉聯系村(社區)、文明創建路段開展風險隱患排查,轉移受災群眾,幫助清淤清障,及時清理疏通道路、協助群眾挖渠排澇。(通訊員 錢旺 徐有定)
7月9日凌晨1點,云南威信縣消防員在扎西鎮石龍社區轉移疏散被困群眾。 蘇世濤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