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需要我干啥 我就干好啥”
日前,由陜西省銅川市衛計局下派到宜君縣哭泉鎮哭泉村擔任第一書記的靳康鵬,榮獲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稱號。當第一書記的三年間,靳康鵬最大的體會是,“村民需要我干啥,我就得認認真真地干好啥。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
2018年4月28日,靳康鵬被授予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
為村里尋找“領頭羊”
“宜君梯田”是宜君縣的名片,哭泉梯田是宜君梯田的代名詞。
哭泉村處于典型的丘陵地帶,海拔1400米以上,土層不厚,雨量不大且多為過云雨。為了讓珍貴的雨水發揮最大的作用,農民想出了坡改梯的辦法。每到春耕時節,一道道地膜宛如一條條玉帶銀光閃閃,游走在層層疊疊的梯田之上,景色壯觀。自從2015年8月來到哭泉村后,靳康鵬就喜歡站在山頭,看著這些梯田思考問題。
2015年底,宜君縣出臺規劃,要把哭泉鎮打造成生態農業產業與鄉村旅游休閑業聯動發展的田園綜合體。這對哭泉鎮尤其是哭泉村來說,可是件大好事。可就在這節骨眼上,村書記找到了靳康鵬,遞給他一張紙,“靳書記,這是我的辭職報告。”靳康鵬連忙問他咋回事。書記說:“我當村干部二十幾年,現在年齡大了,想趁著還能動,賺點養老錢。村里的事我是管不過來了。你們再選個年輕人吧。”
“你再考慮考慮吧。” 靳康鵬勸了又勸,無奈村書記去意已決。書記辭職后,其他村干部們也沒了工作的心思,各自打著小算盤。“縣里的規劃對咱村發展是極好的機遇,可咱們現在這種精神狀態,怎么可能把事辦好呢?”靳康鵬在村兩委會上這樣說,干部們當時誰也不說話,個中原因靳康鵬心知肚明,“群龍無首,心沒法聚起來。”靳康鵬琢磨著,村里的事還得由村里人來解決,任何外來力量只能幫一時、扶一段,選一個好的帶頭人是眼下的當務之急。他在聽取了村組干部、黨員、村民的意見后,最終把目光鎖定在曹海盈身上。
曹海盈這人可不一般。在北京務工期間就特別關心村里的事,后來攜妻帶子回到哭泉村,開了一家小商店讓老婆經營,自己則做中草藥生意,年年下來都有十幾萬收入。“大家都覺得,要是曹海盈能當支書,一定會讓哭泉村變個樣兒。”為此,靳康鵬四次去他家里和他談心,希望他競選村支書,曹海盈雖然猶豫了好長時間,但最終還是同意了。很快,補選方案經鎮黨委批準后,村里召開了黨員大會,曹海盈高票當選村書記。從上任的那天起,曹海盈就一心撲在村務上。“他對自己真夠狠的,中草藥生意不做了,白天連家門都不進,小兒子全交給老婆照顧;外面跑一天回來,就在自家商店里拿包方便面湊合一下。”曹書記為群眾的付出,群眾都記在心里呢。今年3月9日,村黨組織換屆,曹海盈又以絕對優勢當選村書記。
有了好的帶頭人,還得有一支能干的團隊。“在農村黨員中,普遍存在著黨員缺少榮譽感的問題,哭泉村同樣如此。”靳康鵬想方設法籌集到6萬元,修繕了黨員干部活動場地;自己制作課件,為全村黨員干部上黨課;自己掏錢定制了20個印有“為人民服務”字樣的陶瓷杯,作為黨員專用杯。可別小看這杯子,作用還不小呢,在一次召開的黨員擴大會上,一位普通黨員對一位非黨員的村民小組長說:“看,我是黨員,這杯子我能用,你不能用。”臉上寫滿了自豪。類似的小事,把黨員的榮譽感找回來了。靳康鵬說,農村黨建工作不是掛幾個牌子、念幾段文件那么簡單。只有黨員有了榮譽感、使命感,先進性才能體現出來,也才能獲得更多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2018年4月13日,靳康鵬在村里舉辦的“家庭和美.孝老愛親”道德講堂上授課。
重塑和諧鄰里關系
“不好了,黎運動和張建平兩家矛盾鬧大了,各自準備叫親戚上門來打架。”2015年9月8日晚上11點多,剛躺上床的靳康鵬接到一個村民的電話,他立即趕到現場。
原來,黎運動和張建平是多年的老鄰居,不知從哪年起、為啥事,兩家互不順眼,為一點小事,也能隔著墻頭對罵半天。那天,兩家的婆姨不知因為啥竟動起手來,邊打邊罵,還讓自家的男人叫親戚們前來助陣。
靳康鵬知道,在農村,這種事不能過夜,一旦天亮了,雙方親戚都跑了來,處理起來就復雜了許多。他對村書記說,趕緊開個會議商量解決辦法。午夜時分,村兩委干部到齊了,按照要求,各自分頭入戶,了解情況,調解矛盾。凌晨兩點,雙方的火氣得以平息,并在調解記錄上簽了字,保證不再鬧。
這事看著不大,其實隱藏著一個問題。說明現在村里人心遠了,戾氣重了。靳康鵬琢磨著,要想出個辦法來,讓鄰里之間變得融洽、和諧。
曹太峰是哭泉村上村組48歲的黨員,小時候家里很窮,賣過蒸饃、開過小飯店,吃苦受罪的事沒少干過,但可貴的是他一如既往地保持一顆善心。村里誰家需要幫忙,他就把自己的事撂下;誰家揭不開鍋了,他悄悄送點吃的喝的。他還幫助那些缺勞力戶嫁接新品種核桃,幫助他們銷售核桃。對買不起農資的農戶,他堅持賒賬,算下來每年賒出去8萬多元。
在村民大會上,靳康鵬問大家,咱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怎么就忘了“遠親不如近鄰”了呢?曹海盈扔下一年十幾萬的生意不做,扔下家里的孩子不管,一心撲在工作上,把村里的事看得比自家的事還要重,這是為啥?曹太峰是個苦出身,為村民做了那么多好事,又是為啥?現場的群眾靜靜地聽著,認真地思考著……
不久之后,哭泉鎮開始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哭泉村背靠梯田景區,涉及很多拆遷戶。這可是大難題。對此,靳康鵬早有思想準備,村兩委多次開會,一戶一戶核定包戶干部,研究可能發生的情況。可讓村干部們沒有想到的是,整個拆遷過程出奇的順利,比預想的要好得多。一個老黨員說,其實那天靳書記講曹海盈、曹太峰的故事對村民的震動很大,畢竟村民還是純樸的、向善的,只要好好引導,就能營造和諧的氛圍。
這件事,讓靳康鵬大受鼓舞。他說,身邊的典型很有說服力,只要我們把村民凝聚起來,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再難的事情也能辦成,“人心齊,泰山移嘛。”
2017年7月31日,靳康鵬自掏腰包為貧困戶孟紅軍購買藥物,并送到他家,給他講服藥方法。
不讓貧困戶被疾病絆倒
“蔡紅全回來了。”村主任給靳康鵬打電話說,“他閨女剛剛來電話,車馬上進村了。”站在哭泉村山頭正在琢磨景區建設的靳康鵬,急忙趕回村里。
七八年前,蔡紅全常年在外打工,媳婦在家務農,照看兩個女兒,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可有一段時間,他總感覺沒精神,醫生說是患了肝病,再也不能干重活了。幾年間,光是看病就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欠了親戚朋友幾萬元。
靳康鵬到村后,走訪發現,像蔡紅全這樣,因為生病過不好日子的有15戶。他寫了詳細的報告回單位匯報,扶貧醫療團隊很快來到村上。蔡紅全被查出主動脈瓣脫垂及關閉不全,這就意味著他除肝病外,還患有嚴重的心臟病。靳康鵬和市職業病防治院院長劉峰帶著他去西安進一步檢查,最終確診他患有馬凡氏綜合癥,這種疾病容易導致主動脈破裂,危及生命,必須手術。“真是天塌了,以前光知道自己有肝病,這下又查出心臟病來了,命恐怕保不住了。”蔡紅全哽咽著,他害怕做手術,“萬一失敗了,人財兩空,這個家咋辦呀?”靳康鵬和劉峰輪流給他做工作:人活著才有希望,才能富起來,蔡紅全這才答應做手術。
手術很成功!出院到家的蔡紅全從車里出來,激動地握著靳康鵬的手說:“要不是靳書記,我這條命估計保不住了。等我身體完全養好了,我們全家一起干,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靳康鵬做事很細心,他把所有村民的病史資料和體檢報告都收集起來,按病種分類,平時叮囑他們吃藥,有機會就組織專家入村檢查。粗略算來,他聯系義診20余次了,接受診療的村民和周邊群眾有4000多人次。
2018年的大年三十,靳康鵬帶著妻子和女兒來到村上看望貧困戶,這已經是他在村里過的第三個春節了。靳康鵬一家為貧困戶送上新春祝福,和他們一起貼春聯、包餃子、吃團圓飯,還到宜君縣太安中心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薛羊紅。見到靳康鵬,薛羊紅說,“我就知道靳書記你肯定會來。”哭泉村老年人很多,身體不舒服也不知道怎么找醫生,靳康鵬便給每家留下他的電話,囑咐有啥突發情況第一時間給他打電話,薛羊紅是打電話較多的人之一,而且幾次都是半夜三更。薛羊紅有冠心病,靳康鵬擔心一個人在家有危險,便跑前跑后聯系敬老院。薛羊紅把靳康鵬當親人,一看到他就拉住手不放,絮絮叨叨說個不停。
靳康鵬說,扶貧不僅要讓群眾在物質上富起來,還要讓他們不被疾病絆倒,活得有尊嚴。
2017年除夕,靳康鵬一家三口給貧困戶閆長山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