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連勝體育產業有限公司以0.26元的價格,認購了30000斤凈白菜;地王集團也認購了20000斤凈白菜,并安排下屬的沂州物業的50名職工義務搬菜裝車;濟南薛記炒貨千里迢迢來到郯城馬頭,當場認購了100000斤凈白菜,免費將“愛心白菜”送給市民……”12月13日,山東省郯城縣馬頭鎮馬西社區高大寺村的菜農們,看到一車車滯銷白菜被奉獻愛心企業和客戶認購運走,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
“這多虧了咱們村的大學生村官、掛職書記孟祥芮想出的一條好‘計策’ 解除菜農‘百家憂’。”郯城縣馬頭鎮馬西社區高大寺村負責人丁明化興奮地告訴記者說。“宣傳的作用可真大,效果也明顯,現在不懂新媒體的運用真不行。不然我這30多畝白菜可真是‘白種了’,連本錢也得搭進去。”種植蔬菜大戶丁明強搶先高興地說。到底是什么“計策”呢?
原來,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高大寺村是古鎮馬頭的“菜園子”,許多農民以種菜為生。去年,菜農種植的白菜每公斤賣到1塊多,外地客商上門收購,供不應求。今年,菜農又擴大種植大白菜面積500余畝,平均畝產達6000公斤。然而,大白菜獲得大豐收,價格兩毛卻賣不出去,菜農們面對豐產的大白菜卻愁眉不展,誰也高興不起來。高大寺村里的幾個村干部也沒有好辦法,便找到大學生村官、掛職書記孟祥芮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大學生村官、掛職書記孟祥芮頭腦靈活,經多見廣,立馬想出最快捷的方法就是:靠先進的網絡和媒體來宣傳菜農的困難,讓社會人士來幫助解決白菜滯銷問題。說干就干,她第一時間找到新華社特約記者、鎮報道員房德華向新聞媒體發布信息,聯系眾媒體擴大宣傳效果,希望社會各界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二是用微信平臺發布信息傳遞愛心消息,發動社會愛心人士參與和購買白菜,解決菜農賣白菜難的局面。通過馬頭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網絡發布供求信息,新聞媒體連續報道,吸引了眾多社會愛心企業、人士以及省內外的蔬菜批發客商主動與村里聯系,幫助菜農推銷和選購白菜。目前,山東省郯城縣馬頭鎮馬西社區高大寺村菜農地里的大白菜每天不斷的往外運,徹底解決菜農賣菜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