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大學生村官的創業潛能,做好就業創業扶持工作,鄂托克旗依托草原畜牧業科研試驗示范園,整合各方資源,建立了占地11.6萬平方米的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在創業引導、項目推介、技能培訓、開拓市場等方面為大學生村官提供“四項服務”,已先后有9名大學生村官入駐基地,2個創業項目投入運營,基地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著眼于解決自主創業意識不強的問題,為大學生村官提供創業引導服務。針對大學生村官中普遍存在的“熱衷于報考行政事業單位、不想創業、不敢創業”等心態,旗委組織部依托示范基地,通過定期舉辦“創業講壇”,邀請大學生村官創業代表、致富帶頭人舉辦“經驗傳授會”,組織大學生村官參觀發達地區創業實踐基地等方式,增強自主創業對大學生村官的吸引力。此外,基地還承諾為具有可行創業項目的大學生村官提供一年免費的創業場所,打消他們“無處創業”的顧慮,激發村官們的創業熱情。
——著眼于解決如何選擇創業項目的問題,為大學生村官提供項目推介服務。基地成立后,從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等合作高校中,聘請11名專家作為客座教授,從本地農牧業科技工作者、種養殖大戶中挑選8名技術人員,共同組建了大學生村官創業“導師團”,實行“技術專家+致富能手+大學生村官”的“多對一”結對幫帶機制。導師團結合全旗產業特點和優勢資源,認真篩選、編制了一批現代農牧業項目,建立創業項目儲備庫,供有志于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村官對接。同時,大學生村官也可以向導師團提交創業項目可行性報告,請導師幫助分析可行性并提出意見建議,有效規避創業風險,確保創業項目落地生根。
——著眼于解決創新創業能力不強的問題,為大學生村官提供技能培訓服務。一是開展“系統化”技能培訓。依托“校地共建”載體,組織大學生村官定期到合作院校和單位參加系統學習,合作院校向大學生村官贈送在線學習卡、創業指導書籍,提供數字圖書館服務,有效解決大學生村官培訓過程中遇到的各類難題。二是開展“導師團”引導式培訓,通過一對一言傳身教進行技術指導和經驗傳授,增強創業培訓的針對性。三是開展“基地化”實踐培訓,要求大學生村官每月在基地參加實際操作不少于15天,幫助他們盡快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增強創業培訓的實效性。
——著眼于解決創業后如何持續發展的問題,為大學生村官提供創業跟蹤服務。一是提供市場供求信息。基地充分利用示范園的信息資源,聯合企業、高校、研發機構等,建立市場供求信息平臺,為大學生村官提供準確便捷的市場信息。二是幫助創建品牌和開拓市場。指導大學生村官實行標準化生產和管理,開展無公害農牧產品、綠色食品及有機農牧產品的認證工作;并通過電視、報刊、網絡等載體,加強產品宣傳推介;舉辦農洽會、土特產展銷會等,為大學生村官的產品開設專柜展銷,擴大產品影響力,提升市場競爭力。
基地的成立推動了大學生村官隊伍的有序流動。一方面,進入基地創業的大學生村官可以通過領辦、合辦、參與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或者自辦企業實現就業;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在基層農技推廣服務工作中的積極作用,由旗委組織部牽頭,旗人社局、農牧業局組織實施,優先吸收在基地創業的大學生村官進入“農技推廣特崗計劃”,逐步將其轉入農技推廣常設崗位。截至目前,基地已為大學生村官提供創業培訓9場,培訓大學生村官350余人次,開展技術輔導和政策咨詢230余次,推廣先進技術112項,帶動了周邊300余戶農牧民增收致富,年創造經濟效益超過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