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給我們提出了許多符合農村實際,前景廣闊的好思路、好點子,為群眾辦了不少實事,大學生村官的眼界還是寬!”提起選聘的大學生村官,榆樹鄉黨委副書記呂萬剛贊不絕口。具有同樣感覺的還有新賓鎮黨委副書記孫玉波,“大學生村官有知識、肯動腦、求上進,他們的到來,不僅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青春與活力,提供了智力支撐,而且優化了村級兩委班子的結構,為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增添了新鮮的血液。”
2008年以來,新賓縣選聘的49名大學生來到農村基層,當起了名副其實的“村官”。八年來,這些大學生“村官” 心系黑土地,扎根農村,服務群眾,在本職崗位上干的有聲有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他們用自己的能力加快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他們用自己的知識帶領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如今,農民無論是在生活中遇到小糾紛,還是在生產中遇到技術方面的難題,都愿意找大學生“村官”們說一說,村民們再也不拿大學生“村官”當外人了。這些大學生“村官”猶如一顆顆“金種子”播撒在黑土地上,他們用自己的智力和勞動的汗水澆灌出沉甸甸的“豐碩果”。
佟玲是新賓縣榆樹鄉榆樹村的大學生村官。榆樹鄉是遠近聞名的木制品之鄉,但由于受國際和國內經濟形勢下行的影響,榆樹鄉的木制品產業銷售緩慢,訂單數量縮減,影響了老百姓的收入。2014年佟玲到榆樹村任職后了解到這些情況,她決定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讓木制品加工這個傳統產業在“微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這一提議得到了村干部的一致認可和支持。于是,佟玲利用平時空閑時間走訪工業園區里的企業,逐戶進行拍照,同時找到企業負責人,詳細了解各自企業的基本信息、聯系方式,以便更全面的掌握企業動態。就這樣,著手設計整個榆樹木制品產業園區的宣傳網頁。自己邊學邊做,前前后后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終于設計完成。現在,全鄉150多家木制品企業主動找到佟玲,紛紛要求加入進來,享受“微時代”帶來的方便與快捷。
現任的大學生村官在村里煥發生機。往屆的大學生村官也是讓服務的村民和村干部經常念叨,在現單位也被領導同事夸贊。
2009屆的大學生村官劉洪秀任期內在馬架子村發展的冷棚香菇項目,當時他的號召下,馬架子村成立了利慧食用菌合作社,形成了設施齊全、集中連片、操作規范的香菇種植小區,至今馬架子村的冷棚香菇仍在不斷發展,是村民們致富增收、解決剩余勞動力的重要途徑。村民李春波說:洪秀雖然服務期滿不在村里了,但是他之前給咱們打下了好的底子,每到香菇出售后,好多村民都說多虧劉洪秀當時帶領大家一起發展冷棚香菇了!
木奇鎮黨委書記王星文對去年服務期滿到鎮政府工作的大學生村官邱博洋就大加贊賞。“小邱經過組織部的培養、又有兩年農村工作的磨煉,現在干起工作來很有想法,工作能力強,又特別能吃苦有擔當,是棵好苗子!”
如今,新賓縣的大學生“村官”被村民們稱贊為政策宣傳員、決策咨詢員、科技普及員、信息調研員、檔案管理員、村務協辦員、文化小教員、活動組織員。他們的到來,讓群眾有了盼頭,看到了希望。這些“金種子”也在基層農村廣袤的土壤中不斷成長,逐漸成長為新賓縣新農村建設路上的一支“生力軍”,同時破土而出的服務期滿的大學生村官也在各自的崗位上茁壯成長,逐漸成為新賓發展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