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婉在草莓大棚幫村民干農活
趙琳婉走訪養鹿農戶
趙琳婉是2013年到湯圖鄉鮑家村服務的大學生村官,也是湯圖這片青山秀水孕育成長起來的農家孩子?;氐郊亦l工作快兩年來,她在大學生村官的崗位上努力著、積累著,也在不斷的耕耘著、收獲著。
做村官首先要把自己變成“村民”,變成服務村民的“小能人”。趙琳婉雖然是農村孩子,但多年在外上學,進了村才知道自己什么都不懂,有很多東西在書本中是學不到的,于是她把走訪、實踐作為最好的學習辦法。剛到村里時,正值寒冬臘月,湯圖鄉山多林密,一到冬天格外冷。為了盡快熟悉情況,進入角色,趙琳婉不顧大雪、低溫,獨自騎著自行車走家串戶。有時候雪大封了路,她就深一腳淺一腳的走,沒有因為艱苦困難而忘記自己肩負的職責,從黨員、村民代表,到貧困戶、產業大戶,她一一走個遍,走訪率達到100%。為了服務好村民,趙琳婉還多次走訪鄉里的涉農站所,學習涉農政策法規,把村民日常辦事經常遇到的規程、需要都裝在心里,很快不但融入到了村里,還成為服務群眾的“小能人”。大家都說“這丫頭沒忘本,是個能吃苦的實誠人”。
湯圖鄉地處偏遠,師資力量相對薄弱,老百姓生活又相對困難,一到節假日孩子就成了“散羊”,家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卻沒有好的辦法。當趙琳婉了解到這個情況后,立即自籌經費成立了“兒童輔導屋”,每周利用雙休日為村里20多名孩子義務輔導,不管刮風下雨,還是感冒發燒,沒有特殊情況她都堅持輔導,村里的孩子雖多,但每個年級都只有幾個人,一天下來,她要分幾批講課,嗓子啞了就歇一會,含一塊潤喉糖,很快孩子們的成績有了進步,每次考試后,趙琳婉都會收到很多家長的感謝短信,有的送來雪糕、雞蛋,也經常有學生向她匯報成績,聽到這些她的內心總會油然產生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有幾次村里義務勞動,村書記讓趙琳婉通過廣播下通知,學生家長來的特別踴躍,干起活來特別賣力,村書記笑著對趙琳婉說:“琳婉,你比我‘好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