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灌南縣主動適應大學生村官教育培訓工作新常態,在教育培訓的實效性、培養的針對性、考核的靈活性上出實招做實功,為全縣經濟跨越發展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常態化”培訓突出實效性。根據中央和省、市組織部長會議精神,緊扣大學生村官工作重點,拓展戶外課堂,采用“走出去”的實踐模式,定期選派大學生村官赴徐州、蘇州、延安等地進行系統化、深入化學習。研究制定年度大學生村官教育培訓項目計劃,確保培訓常態化、制度化。
“差別化”培養突出針對性。堅持以人為本、按需施教,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大學生村官的培訓需求,科學設置培訓班次和內容,使培訓更加貼近學員實際,滿足學員需求,有效提高針對性。對經驗豐富的老村官重點培訓市場經濟、現代管理和突發事件應對處理等內容;對優秀年輕新村官重點培訓農村工作、矛盾調解、公共服務等內容。
“動態化”考核突出靈活性。根據大學生村官分類培養的不同目標,堅持分類考核、從嚴管理。以定崗位職責和群眾評議、組織評定為重點,建立“一定雙評”百分制量化考核機制,采取述職評議、民主測評、綜合考察、組織評定等方式對分類培養對象年度目標完成情況進行分類考評,形成了自我評價與民主監督相結合、上級評價與群眾評議相結合,量化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全面考察與專項考核相結合的綜合考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