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縣委基層黨建辦實行每季度工作匯報制度以來,考勤記錄、民情日記等材料都需鎮村兩級審核簽字才能匯報工作,壓力雖然更大了,但也更能敦促我們扎根基層、服務群眾!”4月15日,前來新邵縣委匯報第一季度工作的大學生村官鄭陽發出感嘆。近年來,新邵縣通過培訓幫扶、貼心關懷、建章立制等多種措施,使大學生村官的理論修養和實踐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在基層“實打實”地成長成才,確保他們真正“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
近年來,大批大學生村官到農村任職,為了讓他們扎根農村、融入農村、服務農村,新邵縣委組織部創新管理機制,今年出臺了《關于〈新邵縣大學生村官管理辦法〉補充規定》,建立健全了調查走訪、定期談心、嚴格請銷假、季度工作匯報等制度。要求大學生村官認真記錄每天的工作、學習等情況,搞好季度工作小結和匯報,并且規定匯報材料需經村黨支部書記、鄉鎮黨委組織委員簽署意見后,縣委基層黨建辦結合提交的材料聽取他們的口頭匯報,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明確努力方向。該縣對大學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掛鉤實行“一月一督促落實、一季一評爭先進、一年一獎立標桿”的管理考核模式,每年獎勵表彰一批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大學生村官,并作為推薦選拔任用鄉鎮副職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
該縣還積極落實了大學生村官的工資待遇和一次性安置費,為他們辦理了醫療、養老、生育、工傷、失業和人身意外傷害等保險;鄉鎮黨委組織委員定期與村官交心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工作狀況,做好心理疏導,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該縣還建立了縣領導、鄉鎮領導、包村干部、村干部同時聯系一名大學生村官的“4+1”幫帶模式,積極為大學生村官搭建培訓交流平臺,傳授農村政策和實用技術知識,交流農村先進工作經驗,在村級經濟發展、矛盾調處、信訪案件處理等村級事務方面做好“傳、幫、帶”。大學生村官逐漸成為基層上下溝通的聯絡員、政策法規的宣傳員、實用技術的指導員、群眾辦事的代辦員。大學生村官陳來根任陳家坊鎮專塘村的村主任助理后,將所學知識很好地用于農村,幫助村里組建了藥材種植、林業生產和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群眾種植玉竹110畝、百合60畝、發展杉木林1000畝;招商引資500多萬元,興建了永發紡織廠,解決就業200多人,較好地帶動了全村經濟發展。
2008年至今,該縣103名大學生村官通過基層歷練,有18名大學生村官進入村級領導班子,其中2人擔任村黨支部書記;1人進入鄉鎮領導班子,32人考取了中央、省、市公務員和鄉鎮以外的各級事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