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這首上世紀八十年代唱響全國的《葫蘆兄弟》主題曲膾炙人口。出生于1983年的崔剛毅,是哼著這首歌一路成長的。讓少年時代的崔剛毅沒有想到的是,20年后的他會成為鄉親們眼中的“葫蘆娃”,通過帶領村民種植葫蘆,形成了一個集種植、設計、加工、銷售、旅游觀光于一體的葫蘆產業鏈,累計帶動數百人就業,人均年增收4000余元。
年輕的“葫蘆娃”身兼數職:河北省沙河市新城鎮西馮村黨支部副書記,沙河市葫蘆種植示范基地負責人,邢臺創夢工藝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近年來,崔剛毅先后獲得邢臺市優秀農村致富帶頭人、河北省創業典型、中國青年創業大賽(河北區)三等獎等榮譽,他創作設計的葫蘆產品深受國內外客戶的喜愛。
2007年,崔剛毅從河北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通過考試成為家鄉的一名大學生村官。
“那時候剛毅對村務什么都不懂?!毙鲁擎偽黢T村黨支部書記任香林告訴記者,“但他勤奮、踏實、肯干,又有文化,半年時間不到,村務管理和為民服務很快上手,村干部信任他,村民們喜歡他。”從此,崔剛毅成為山溝溝里一顆不可或缺的“螺絲釘”。這一干,就是6年。
“農民種地,只能解決溫飽問題,可要致富必須發展產業,增加農業附加值。”崔剛毅心里始終盤算著做點事情,帶領村民創業致富。他挨家挨戶了解情況,試圖找到合適的項目。
崔剛毅在種植基地培育葫蘆苗
一次上山,崔剛毅偶然發現山坡上有一架長瘋了的葫蘆,密密麻麻,甚為壯觀。原來,新城鎮屬于丘陵地帶,光照充足、通風良好、排水暢通,非常適合種植葫蘆。
“我在旅游景點見過把葫蘆做成工藝品的,于是萌生了種葫蘆的想法?!贝迍傄阏f,通過詳細的市場調查,發現葫蘆在旅游景點有著巨大的市場。
然而,當他把這個項目介紹給村民時,卻沒人支持。“種糧食是沒帳算,可是有吃的。跟你種葫蘆,要賠了吃啥?”村民一句話,嗆得崔剛毅把千言萬語咽回到肚里。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2014年,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激勵下,崔剛毅按捺不住內心的激情,橫下一條心:“村民的擔憂我理解,我要打造一片成功的試驗田,用事實吸引農民?!?/p>
說干就干!崔剛毅在鎮村領導的支持下,爭取到15畝試驗田,拿出自己所有的10多萬元積蓄,創建了沙河市葫蘆種植示范基地。選種、育苗、人工授粉、施肥……每個環節認真操作,精益求精。然而問題還是接踵而至:
第一年,因不懂人工授粉,葫蘆藤瘋長沒結出多少葫蘆;
第二年,因為不會防治重茬病,葫蘆產量依然很低;
第三年,葫蘆雖然長得非常好,卻因特大暴雨災害,葫蘆架大面積傾倒,葫蘆全部泡在泥水里……
崔剛毅趕緊找來有建筑經驗的工人,在“桑拿天”連續奮戰5天,終于葫蘆架重新豎了起來。
拖著疲憊的身體,崔剛毅給葫蘆噴灑防治災后病蟲害的農藥,結果剛打完,又來一場暴雨,藥白打了!
這時,崔剛毅再也沒法悉心照顧這些葫蘆了?!澳赣H做心臟支架手術,我在病床前守候了三天三夜?!贝迍傄銖尼t院回到基地一看,葫蘆炭疽病擴散,損失慘重……
“太難了!”回憶起創業初期的那段日子,崔剛毅的父親崔坤山不禁長吁一口氣。這是一位地道的農民,也是一個心靈手巧的技工,他陪同兒子一起走過困難的歲月。兒子的苦,父親心里最清楚。
關鍵時刻,邢臺市委組織部、當地愛心企業家送來了溫暖,讓倔強的崔剛毅堅定了信心,繼續他的創業夢。2017年基地終于收獲10多萬個大小葫蘆,“葫蘆娃”走出了困境,迎來了新天地。
葫蘆豐收了,如何獲得豐厚的利潤?崔剛毅面臨新的挑戰。
崔剛毅在制作工藝葫蘆。
崔剛毅知道,單靠賣原葫蘆利潤有限,必須做深加工,做長產業鏈。憑借著前幾年市場調研的積累,崔剛毅決定在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意上尋找突破口,走出一條工藝葫蘆的發展之路。
在工藝創新上,崔剛毅下足了功夫。首先是葫蘆加膽工藝的突破。之前有灌大漆、蜂蠟的,但都不能批量生產,經過反復研究,崔剛毅給葫蘆里加了一層可以保質防滲的新材料內膽;他還發明了葫蘆去瓤機,10秒鐘即可完成挖瓤,解決了之前用長柄鐵勺從葫蘆口伸進去一點點挖、一個人一天只能挖一個葫蘆的難題?!斑@兩項技術都申報了國家技術專利?!贝迍傄憬榻B,葫蘆的手工制作技藝已經確認為邢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次是葫蘆外觀制作工藝的創新。崔剛毅鉆研葫蘆工藝幾近“癡迷”,他將山東工藝葫蘆的傳統制作工藝,與沙河市工藝玻璃、邯鄲工藝陶瓷等制作工藝相結合,創新出可以批量化定制的葫蘆制作工藝,烙畫、彩繪、機器雕刻、手工雕刻等多種工藝在小小的葫蘆上都能淋漓盡致地體現。
技術創新,為葫蘆產品銷路插上了飛翔的翅膀。2016年3月,崔剛毅組建了創夢工藝制品有限公司,注冊“葫蘆夢”商標。在崔剛毅看來,產品推廣沒有捷徑,必須線上線下齊頭并進。線下,崔剛毅馬不停蹄地找工藝店、旅游景點、大客戶談合作,2016年冬天,他一個人手提肩背七八十斤重的葫蘆樣品去北京各大景點推銷,累得晚上一沾床,沒脫衣服就睡著了。線上,通過網店、微店、微信群等渠道,把葫蘆銷往全國各地,甚至通過跨境電商銷往境外。
漸漸地,沙河、邢臺、石家莊等地相繼有了代理商,北京的天壇、北海、鳥巢、南鑼鼓巷等著名旅游景點的工藝品商店也開始銷售他的工藝葫蘆。
市場打開后,崔剛毅繼續細分客戶需求,推出“私人定制”版的創意葫蘆。
工藝葫蘆展示。
“針對婚慶,我制作了可以印制結婚照的葫蘆掛件;針對開業,制作了財神葫蘆;針對祝壽,制作了老壽星葫蘆;針對大客戶,依據個性需求批量化定制,例如為保險公司制作了葫蘆車掛、車擺等車險贈品掛件。”說到自己的創意產品,崔剛毅如數家珍。葫蘆與“福、祿”諧音,蘊含著豐富的“福”文化,崔剛毅為有關單位推出了充滿美好寓意的主題定制,為呂玉蘭紀念館定制了“玉蘭花開”,為正定紅樓夢榮國府定制了“金陵十二釵”……
2017年4月,崔剛毅當選為邢臺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他結合自己的創業經歷,提交了《發展特色農業》《支持文化產業化》兩個建議。“我要為農業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最大力量。”崔剛毅說。
“剛毅這個娃,到村工作10來年,一心為咱老百姓謀福利,真是不簡單!”西馮村村民宗偉霞的話,說出了當地村民共同心聲。一到秋天,宗偉霞就到葫蘆基地給葫蘆打皮,一天能掙100多元,“雖然有點累,但是很開心?!?/p>
創業的腳步從未停歇。2016年下半年,在現有葫蘆基地的基礎上,崔剛毅投資興建了葫蘆主題公園項目“護祿園”,通過一年多的施工,葫蘆園藝長廊、葫蘆美術繪畫館、葫蘆絲音樂館、葫蘆主題攝影館、葫蘆菜肴主題餐廳、葫蘆樓民宿等8大板塊相繼建成,預計今年10月可投入運營。
“剛毅這個主題公園項目,參加了農業部舉辦的2017年農業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從全國3萬多家參賽企業中脫穎而出,獲得晉級獎。”新城鎮黨委書記喬萬國對“葫蘆娃”甚是欣賞,打算把新城鎮打造成中國葫蘆特色小鎮。
“葫蘆娃”崔剛毅,秉持一顆“匠人”之心,在追求“葫蘆夢”的康莊大道上闊步前行。
本報通訊員 范佳寧
本報記者 楊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