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林、鄭連燕老兩口又一次高興地接過張璐瑤送來的生活用品。
賬本上記滿了村民大大小小需求的內容。
各種生活物品滿足村民們的需求。
2018年元月,張家口市大范圍迎來強降溫天氣,可在懷來縣王家樓回族鄉麻峪口村,老人和行動不便的村民,在大學生村官張璐瑤的關愛、關懷下卻倍感溫暖。
一日,記者來到該村,聽村里老人激動地講起張璐瑤無微不至地對他們的關愛故事時,心中升起一股對這位大學生村官的由衷敬佩之情。
今年28歲的張璐瑤,于2014年冬天,懷揣著對農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萬丈豪情,躊躇滿志地帶著服務基層的理想信念,信心滿懷地來到王家樓回族鄉麻峪口村,當起一名大學生村官。
農村工作千頭萬緒,這對于身上還帶著濃濃書生味的張璐瑤而言,面臨的考驗除了條件艱辛外,更大的還是適應基層的工作環境。剛到村時,他發現自己“大事干不了,小事用不著”。面對尷尬局面,他下定決心,拋棄浮而不深、等靠的依賴心理,撲下身子,走街串戶,與村民真心交流,說農家事,拉農家話,當看到部分家庭生活還不富裕時,他暗下決心,一定要為村民們做一些切切實實的事情。
一次,張璐瑤在村里下戶,看見66歲的王鳳芝大娘因體力不支,在家門口摔倒,把剛買來的半袋大米撒了一地,心疼糧食的大娘急的哭了起來,張璐瑤趕緊過去扶起老人,用笤帚簸箕幫老人收拾。
這件小事,讓張璐瑤心里五味雜陳……村里因交通、信息不暢等因素制約,村民們購物的選擇性十分狹窄,而且價格較高,質量無保障。
在為百姓辦實事,改變村民們生活狀況的強烈愿望下,他自費在村里租了門臉房,購置了電腦、辦公桌椅、貨架等物品,成立了王家樓回族鄉第一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麻峪口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利用互聯網幫助村民網上購物、交電話費、訂火車票、醫院掛號、收發快遞等便民服務,打通電子商務服務農村、農民“最后一公里”,使其具備網絡購物、網絡銷售、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繳費支付、取送貨品、農村創業、本地生活八大功能。
目前該服務站平均每月為百姓交話費近100余次,購物150多次。對于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他總是將他們預定的生活用品送到家中。
除此之外,他每年還從不高的工資里拿出2000元,給村里兩戶因殘疾、生活困難且孩子學習優異的家庭進行幫扶。
他的愛心感動著村里的每一位,也被村民們傳為佳話。
他信心滿滿地說:“麻峪口村是我的第二故鄉,村民們都是我的親人,我要投入情感,全身心為他們服務,以后還要把服務站的工作重心放在農產品銷售上,緩解老百姓農產品出售難且價格低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