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防城港市防城區灘營鄉蠶種場的防城區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一口8畝魚塘里的4000多尾魚全部死亡。事發后,為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基地負責人潘文志迅速展開打撈死魚工作。
今天(8月25日)下午,記者來到該基地,尚未靠近魚塘就感覺到腥臭撲鼻,幾個裝死魚的麻袋擺放在魚塘邊,2名工人用竹筏在魚塘里進行打撈,6名工人將打撈上來的死魚進行搬運、填埋。
據潘文志介紹,他是去年4月被調到防城區蠶種場的防城區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工作,蠶種場免費為他提供了8畝魚塘,當時看到荒廢的魚塘就想利用起來,發揮它的作用,于去年5月先期放下了2000多尾魚苗,一年多來他花盡心思飼養,魚已經繁殖至4000多尾,沒想到一夜間全沒了,心里十分難受。“這些魚我已經飼養一年多,大的已經有5斤多,小的也有3斤多,本來打算年底銷出去,現在都死了,損失達8萬元?!迸宋闹菊f。
潘文志告訴記者,8月24日清晨2點,魚塘的魚有少部分出現浮頭現象,甚至開始死亡,至凌晨6點魚類便開始大量死亡,漂浮水面。在發現魚有少部分死亡后,他及時用抽水泵抽取人工井的井水放入魚塘,并運來兩臺增氧機放入水中對魚塘進行增氧。但還是沒能挽救,4000多尾魚幾近死亡。
為了順利展開處理死魚工作,潘文志聘請8名工人,2名工人負責打撈死魚,6名工人負責填埋。并表示用填埋的方式是為了減少污染,埋在果樹下也能增加果樹的營養,目前,死魚已經全部打撈進行填埋。
防城區蠶種場副場長唐上富告訴記者,該魚塘之前一直依附附近的長岐水利供應活水,8月初,因長岐水利修繕水渠的原因,工期較長,沒有新的活水注入,加上最近連日來的高溫天氣,魚塘水體暴曬,水質變壞,水體含氧率降低,該魚塘又未及時更換水體,所以引發魚的大量死亡。
“接下來,將吸取教訓,勘察魚塘能否繼續飼養,如果有可能就在完善魚塘基礎設施的前提下繼續飼養,保證下次不再出現此類事件?!迸宋闹颈硎?,在養殖過程中設備齊全,定期檢測水質,通過添加有益菌群、更換水體等措施是健康養殖魚類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