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至28日,安徽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在合肥市召開。參會的723名代表中,出現了7名大學生村官的身影,他們分別是錢小娟、韓先云、劉雨薇、孫磊、李艷秋、翟曉文、徐克。
安徽省7位大學生村官在省人大會議上合影。
從左至右依次為:孫磊、韓先云、李艷秋、劉雨薇、錢小娟、翟曉文、徐克。
7位大學生村官代表中有5位是女村官。雖然他們都很年輕,多是90后,但在各自崗位上都做出了不菲的業績。滁州村官韓先云2015年來到六郎村后,牽頭成立了蔬菜種植合作社,將300 多畝閑置、零散農田流轉后改造成蔬菜基地,種菜收益40%歸村里,60%歸貧困戶。目前六郎村34 戶貧困戶成功脫貧,實現貧困村出列;阜陽村官李艷秋剛到卞莊村任職時,基礎設施很不完善,她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到了美好鄉村建設上,如今村里建起了文體廣場、圖書活動室,還組建了婦女留守兒童之家,2016年卞莊村被評為省級示范美好鄉村。
現場聆聽政府工作報告,大學生村官代表倍受鼓舞。淮北村官孫磊說,他任職的的郭王村過去5年發生了巨大變化,道路暢通了,太陽能路燈亮了,村民喝上了安全放心的自來水,農電改造、土地確權頒證全部完成,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得到極大提升。“所有的變化都得益于國家的好政策。聽了政府工作報告,今后工作更有勁了”;淮南村官劉雨薇表示,聽完報告像是打了一針“強心劑”。她認為,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民、愛農村的“三農”隊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尤為關鍵,“這也是我們大學生村官今后的著力點。”
熟悉基層,了解民意,是大學生村官代表的優勢。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大學生村官圍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話題建言獻策,不俗的表現得到了代表們的贊賞,一些建議還得到省領導的夸贊。
樅陽縣山鎮白蕩湖村黨委副書記錢小娟說,隨著各項惠民政策的實施,白蕩湖村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在發展中還存在兩個問題,首先是農村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村級公路不夠暢通,其次就是農村環保問題嚴重,村民環保意識不強。錢小娟建議,政府部門要繼續全面推進“暢通”工程、“戶戶通”工程,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短板,打通“最后一公里”。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加大對鄉鎮企業環保問題的監管;徐克所在的亳州利辛縣屬于極度貧困縣,此次上會他帶來了《在極度貧困地區實施精準可持續產業扶貧的建議》,希望在貧困地區發展“零成本、零距離、零風險”扶貧產業,把產業建在群眾家門口,讓貧困戶就近就業。同時,通過政策傾斜、項目支持、資金幫扶等手段,推動美麗鄉村社區與現代農業園區“兩區同建”;針對目前農村干部待遇較低、后備干部日益匱乏的現狀,阜陽村官翟曉文認為智能型人才、創新型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這次她帶來了《關于加強農村人才建設的建議》,希望政府制定切實可行的村干部培養規劃,加大從村干部中招錄公務員的比例,在保證村干部收入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政治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