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能力提升,多樣化培養。強化教育培訓。每季度召開一次選派干部、大學生村官例會,適時組織專題輔導和參觀考察,確保大學生村官每人每年參訓時間不少于7天。依托洪林現代農業示范區和沃野公司,打造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實踐平臺。實施結對幫扶。各鄉鎮街道辦事處為每位大學生村官安排1名鄉鎮領導干部和1名村干部擔任工作導師,選派干部聯系幫扶轄區范圍內的大學生村官,并將大學生村官納入選派干部小組活動范疇。開展多崗鍛煉。有計劃地安排40多名任職1年以上的大學生村官參加區和鄉鎮街道的集中性工作,進行跟班學習和輪崗鍛煉。安排6名大學生村官到創業富民實踐培訓基地學習鍛煉。加強培養使用。遴選3名優秀大學生村官到團市委等上級部門掛職;連續3年面向大學生村官公開選拔村黨組織第一書記22人、書記1人;在2016年鄉鎮黨委換屆中,選拔2名具有大學生村官經歷的優秀年輕干部進入鄉鎮黨委班子。
立足成長成才,多層次管理。強化日常管理。落實“一線工作法”,嚴格落實離崗報告、在崗抽查、工作日志、定期匯報、臺賬管理、考勤管理等制度,規范大學生村官在村工作行為,并定期通報制度落實情況,倒逼各項管理制度落到實處。堅持量化考核。每年嚴格按照程序對大學生村官進行年度考核和期滿大學生村官聘期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大學生村官期滿流動的重要依據。拓寬流動渠道。鼓勵大學生村官留村任職,在提出續聘申請的大學生村官中公開選拔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在事業單位有編制、崗位空缺且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對任滿1個聘期、年度考核稱職及以上等次的大學生村官,結合期滿綜合評價結果,力爭直接補充進入鄉鎮事業單位。引導大學生村官參加公務員、選調生、事業單位考試。
立足關心扶持,多元化服務。落實經濟待遇。大學生村官工作生活補助參照鄉鎮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后的工資收入水平確定,并嚴格落實各項福利待遇,確保大學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扶持自主創業。涉農部門積極為大學生村官創業提供技術、資金和政策扶持。5名大學生村官抱團創業,成立宣城市沃野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并入駐宣城市青年創業園。豐富精神內涵。遴選言語表達能力好、理論知識強、綜合素質高的大學生村官組成 “兩學一做”助學團、送學團、宣講團,為農村老黨員、困難黨員講解學習教育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