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壽縣自2008年開展大學生村官工作以來,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目標要求,落實“1234”工作機制,著力造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骨干、黨政干部隊伍后備人才和各行各業優秀人才,不斷提升大學生村官隊伍管理服務水平。
一是人村合理對接。在征求個人意見基礎上,統籌考慮大學生村官專業特長、鄉村工作需求、食宿安排等因素,優先安排到基礎較好村、交通方便村、鎮邊村和選派村工作。把大學生村官安排到最能發揮作用、承擔實質性工作并能夠得到鍛煉的崗位上。
二是做到兩個及時。及時安排食宿場所,鄉鎮黨委及時落實好大學生村官住宿場所,配備必要生活用品。女大學生村官食宿場所一般安排在鄉鎮人民政府,并由鄉鎮班子中女同志結對聯系。及時兌現工資待遇,縣選聘辦在大學生村官到村前將2000元安置費發放到位,每月10日前繳納養老、醫療等五項保險,25日前工資發放到位。年度考核稱職以上的進行工資獎勵,取得研究生學歷及專業資格證書的報銷學費。鄉鎮黨委還拿出資金獎勵表現突出大學生村官。
三是搭建三個平臺。交流平臺,通過大學生村官QQ群、組織約談、工作例會、編發《工作交流》等,解決大學生村官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疏導思想、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工作平臺,開展村情調研、“八個一”競賽評比等活動,通過定崗明責、包組聯戶,讓大學生村官在農村一線接受鍛煉,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增長才干,健康成長。創業平臺,把大學生村官納入青年創業培訓計劃,組織到龍頭企業、小型加工企業和農業產業園等進行見習和實踐鍛煉,每年重點扶持2名大學生村官進行創業。幫助和引導大學生村官立足自身、任職村和產業優勢選好項目,聘請科技專家、創業指導員,為大學生村官提供政策咨詢、技術指導和市場信息服務,每年拿出一定資金用于大學生村官創業貸款。
四是完善四項制度。教育培訓制度,每批進行崗前培訓,每年進行年度培訓,堅持常規培訓與專題學習、“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提高大學生村官適應工作崗位需要的各種知識和技能。有計劃地組織大學生村官到經濟、信訪、招商、計生、征地拆遷一線跟班鍛煉,積累處理復雜問題和完成急、難、險、重任務的綜合能力。跟蹤考核制度,由鄉鎮村黨組織負責日??己?,掌握大學生村官德能勤績廉學表現,了解在處理突發事件、非計劃內工作、完成重要任務工作中的表現。縣選聘辦通過年度和聘期考核,全面掌握情況,考核結果作為大學生村官表彰獎勵、享受優惠政策、續聘、辭退重要依據。同時建立“成長檔案”,系統地掌握大學生村官任職期間思想工作學習等方面情況。結對幫帶制度,建立縣鄉村結對聯系,縣直單位與大學生村官結對幫扶機制。為每名大學生村官選配鄉鎮干部、村書記、致富能手,進行“面對面、手拉手”導師式幫帶,幫助大學生村官了解農村、融入農村。有序流動制度,聘期任滿有五條出路,繼續留村任職、進入事業單位、參加公務員招錄、學習深造、自主創業等。續聘并擔任村“兩委”副職以上的,享受“雙工資”待遇;聘期為優秀或獲得市級以上表彰的大學生村官,直接聘用到事業單位;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每門筆試成績加2分;申報公務員招錄計劃時,專門拿出一定名額,面向大學生村官定向招錄;同時對具備參加選調生招考條件的,積極推薦參加考試,支持大學生村官參加研究生學習深造,引導和扶持自主創業。目前1名大學生村官公選為副科級領導干部,1名考取選調生,11名考取公務員,10名進入事業單位,4名進入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