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太白縣大力實施“頭雁工程”,將新任村書記鍛造成鄉村治理的行家里手。
換屆后,太白縣村“兩委”班子平均年齡42.6歲,較上屆下降6.4歲;高中及以上學歷203人,較上屆提升10.4%;致富能手、外出返鄉人員、本鄉本土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等占比77%,基層干部隊伍結構實現了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
該縣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為新任村書記建立“三位一體”培訓機制。把村書記教育培訓納入全縣干部教育培訓計劃,縣級每年全員集中輪訓不少于2天,鎮級不少于5天;堅持專題化“靶向調訓”,每年按需選調一批村書記到市內外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等示范點學習交流;開展學歷提升教育,依托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等教育機構開展大專學歷教育,著力把村書記培養成專業化人才。
擰緊規范管理“制度閥”。全面落實村(社區)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制度,參照機關事業單位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對村書記建立“一人一檔”;縣委組織部每半年對村書記履職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對落實責任不實、推進工作不力、群眾口碑不佳的村書記予以調整、撤換。
出臺提高村干部補貼實施辦法,調整后的村干部年補貼最高可達4.1萬元; 全面推行村級集體經濟收益與村干部報酬待遇掛鉤機制,從村級集體經濟收益中提取10%—15%發放村干部“貢獻獎”;同時,把村級黨組織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納入年終考核,對排名靠前的優秀村書記一次性獎勵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