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四:杜青云開展心理咨詢志愿服務活動。
圖五:杜青云為榮獲“疫情防控先進個人”的志愿者頒發榮譽證書。
圖六:杜青云帶領孩子們開展愛老敬老活動。
發揮特長助力精神脫貧
如何打破困難群眾思想桎梏?如何進一步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引導非貧困戶通過辛勤勞動帶動鄉鄰脫貧致富?如何帶領村民真心實意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杜青云結合“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主題教育,開展村民“心理疏導”活動。以“志智雙扶”為抓手,自己變身成為“心理疏導員”,入戶交流,強化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精神力量。
她精心制作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忘初心 砥礪奮進》兩個課件,開會時講,微信群里講。緊緊抓住人人注重、人人關心的自我的“小家”,從家出發,引導群眾思考哪些是真正值得傳承的財富?家里最貴的不動產是什么?真正能傳給子孫后代的是什么?如果想讓家族繁榮昌盛讓子孫后代人才輩出,只有傳承好家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把好的品質好的行為習慣傳給子孫!從心出發,把思想疏通,用傳承好家風,建設好家庭的思路引領群眾。
通過村民推薦、代表投票、村兩委干部討論,選出10戶最美家庭、15位最美兒媳、15位最美公婆,引導村民向上向善。同時,對村內20戶家風優良的家庭,進行家風故事采集及編寫。春節前夕,組織村內少年兒童為村內八十歲以上老人送新春祝福、送春聯、送關愛,傳承孝老敬親、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2019年12月15日,在她的倡導下,龍井村創建全縣首個“團建減壓”基地,旨在“以團建促黨建,助力精準脫貧”。這是竹山縣婦聯、寶豐鎮聯合打造的集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團隊拓展、基層黨建等于一體的戶外項目,也是新形勢下創新黨建活動載體、助力精準扶貧、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有益探索。
心理疏導成為“網紅”書記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如何緩解群眾負面情緒,引領群眾安心居家不出門、不串門、不聚會,杜青云開展了一系列心理疏導服務活動。她給大家分享了自己精心準備的《面對新冠肺炎如何理性面對》《疫情之下 如何彰顯愛國情懷》等知識講座,制作短視頻《防控疫情龍井在行動》《龍井干部用心守護》《講奉獻有作為做履職盡責黨員》,組織了《曬曬全家福 》《傳承好家風》活動,引導村民做一些有意義、力所能及的事情,既緩解了居家無聊的狀態,又為創建幸福家庭做出了實績。開展“云”晚會,引導大家唱一唱、笑一笑、跳一跳,通過聲能、動能釋放負面情緒,緩解壓力。
“感謝杜書記的耐心講解,讓我們對新冠肺炎疫情有了更好的認識 ,給我們居家不外出不添亂守紀律帶來了很大的信心……”龍井村村民微信群里一片交流發言聲。
村民劉某,在上海務工,年底前回老家過年,疫情封鎖不能出門,面對自己車貸、房貸、孩子上學等事情,焦慮、擔心等情緒困擾著劉某,他忍不住在個人微博上發帖質問。杜青云知道后,上門用專業的心理評估和疏導方式幫助他尋找解決的路徑。并通過講解政策法規、分析事件后果等方式,改善他的心理狀態。劉某經過心理疏導后,心態平和多了,還主動刪除了微博上的不當言論。
疫情期間各種不良情緒,不僅影響家庭和睦,也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為幫助這類困境村民緩解心理壓力,引導他們生活步入正軌,杜青云以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心理咨詢、心理疏導等方式,先后幫助30名困境村民緩解思想和心理壓力,引導他們理性平和地處理面臨的困難。
目前,龍井村堅持戰疫扶貧兩手抓,兩不誤,迅速開展茶葉等扶貧產業的復工復產,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強化村民在復產中的自我防護意識,搶抓農時,加快耕種。4月8日,縣婦聯在龍井村舉行“同飲竹山茶、消費助脫貧”為主題的春季采茶直播大賽,杜青云帶頭主播,除了銷售茶葉外,還將筍干、香菇等竹山農產品進行“云銷售”。直播大賽之后,很多茶葉種植大戶學會了電商銷售,龍井村茶葉銷量翻番。
2020年4月,杜青云榮獲“十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最美志愿者”稱號,她成了名副其實的抗疫“網紅”書記。談起她的成績,杜青云只是淡淡一笑,她說:“這些榮譽只代表過去,我是黨員,今后,我將繼續帶頭發揮專業特長,為龍井村干好事、辦實事。脫貧不脫幫扶,穩穩守住幸福。多給村民想點子、出主意;做好走訪排查,及時發現、消除返貧隱患……幫扶不斷線,讓鄉親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