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堅持
有耐心才能深入人心
時間:1月30日,正月初六,晴
從鎮里回村,不長的距離。來到村里廣播完防疫知識,9點多我又趕往村民俞學文家。
老俞常年不在家,一回來自然喜歡去親戚家轉轉。前幾天剛去他家測體溫,老俞去親戚家吃飯了,叫了半天,才回來。
今天他會不會不在?我心里有點兒犯嘀咕。可巧,今天老俞就像算準了似的,就在家門口等著呢。
“小胡,又來了,我今兒這體溫正常嘞。”他說。
見他沒戴口罩,我有點兒生氣:“你咋又沒戴口罩?”說著,就趕緊把女朋友從成都帶過來的口罩給他戴上,進了門。
老俞有點不自在:“你們天天來檢測,是不是有點過了?”同去的蔣國醫生解釋說,咱村返鄉的有四戶,我們每家每戶都很重視。這么一說,老俞不吱聲了。
出了老俞家門,轉頭想去看看吳幫慶。吳大爺本想正月初四備上十幾桌酒席過70大壽,硬是讓我們幾個說服不辦了。一見我們來,吳大爺趕忙說他沒有搞家庭聚會,“過生日是個喜事,如果非要辦酒席,很可能好事變成壞事”。大爺這么通情達理,可算松了口氣。
最近口罩非常緊缺。之前給幾戶老鄉的都是在家那邊買的,還有一些女朋友帶過來的。不過現在鎮上和縣里已經開始籌措,應該很快就能解決。
“只要防范好,病毒就會跑。肥皂勤洗手,開窗多通風……”大喇叭里這幾句順口溜通俗易懂,做群眾工作要耐心細致,才能深入人心。只要思想上重視了,行動上自然就配合了。
四川中江縣回龍鎮仁義村第一書記胡永珂講述
本報記者王永戰整理
關鍵詞:信心
一個眼神也是一份鼓勵
時間:2月1日正月初八晴
今天是我在醫院警務室24小時待命執勤的第十一天。從1月22日分局黨委號召全局黨員干部取消春節假期,投入到防疫安保一線開始,我和同事們就沒再回過家。
早上8點半,我們開始在醫院巡邏,當天接診量大概有平時的兩倍多,但不論是患者還是家屬,他們的情緒已經從前幾天的惶恐、緊張,變得平靜了許多,醫院里秩序正常。
身邊不時跑過穿著白大褂的醫護人員,雖然步履匆匆,仍會向我們點頭示意。每每這時,我也會放慢腳步,點頭回應。在這個非常時刻,一個眼神也是一份鼓勵。
前天巡邏時,一位護士擦身而過,卻又急忙回轉過來,提醒我口罩戴得不對。她眼圈發黑,看上去應該是熬夜了,但神色卻滿是堅毅。
昨晚10點多,臨時接到命令,到社區防控。董家窯街道辦書記萬華提著大喇叭,跟我們挨家挨戶走訪。結束后,我們又按戶籍本給每家每戶打電話。所長提醒我們,語氣不要有疲憊感,一定要堅定,即便是通過電話,也要把信心傳遞給每位住戶。
凌晨3點我們離開時,一位還沒休息的住戶突然透過窗戶,大聲朝我們喊:“你們放心,我們聽從指揮,一定會好起來!”這句話一下子擊中了我,我和同事們互相打氣道別,再次返回工作崗位。
今天看到新聞,一名余干的患者治愈出院了。那位患者我記得,大年初三凌晨4點持續高燒,在醫院找到我們,我趕緊到現場聯系護士。護士一直陪著他,不斷地給他打氣。現在想想,這位護士的關愛和堅強,肯定也傳遞給了他。
晚飯時間,和愛人視頻電話,我們沒有時間多聊,光看看兩個寶寶打打鬧鬧,渾身又充滿了力量。
江西南昌市公安局東湖分局董家窯派出所駐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警務室警長鄧金海講述
本報記者朱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