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彭美紅)近日,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鎮鎮村兩級干部用好“朱子八字調解法”,從“民本、揚善、循理、崇法”出發,引導村民,化解矛盾,完成了歷時4年的拆遷工作,項目順利落地。
五夫鎮是南宋理學家朱熹故里。近年來,武夷山市聚焦傳統文化賦能基層治理,深化“吃茶話事”機制,深入挖掘朱子文化中的治理智慧,以“有陣地、有隊伍、有機制、有活動、有品牌”為抓手,探索推行一個陣地、一支隊伍、一個載體的“三個一”工作機制,推動朱子文化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構建富有文化底蘊的鄉村治理新格局,為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現代化注入新的動力。
武夷山市依托朱子雕像廣場、紫陽樓等傳統文化教育陣地,將其深度融入基層治理實踐,按照“修舊如舊”原則,修繕提升興賢書院、朱子社倉、朱子巷等一批朱子遺跡,還原歷史風貌,打造可觸摸、可體驗的文化地標,為法治宣傳、德育教化提供實景課堂,讓群眾感受朱子文化的治理智慧。整合“司法部門+法律明白人+‘蒲公英’普法志愿者”三支力量,聘請朱子文化研究領域知名學者為顧問,吸納本地學者及武夷學院教授、研究員20余人,組建專業化法治隊伍,常態化開展“朱子故事進基層”活動,將朱子文化納入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課程和中小學教材核心內容,將朱子成人禮、敬師禮等傳統禮儀轉化為本土生活禮俗,助力鄉村基層治理。以五夫鎮為試點,設置“連心”法律明白人工作站,建立“民本、揚善、循理、崇法”八字調解工作法,把朱子“安民恤民”的民本思想與現代法治服務理念相結合,常態化開展“法律明白人”及“蒲公英”志愿服務、法治宣傳等活動106場次,有效化解矛盾糾紛11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