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我離開校園近兩年,走上"大學生村官"的崗位,以一個平凡的身份去經歷一些不平凡的人生,感受頗深,獲益良多。
農村,這是一個樸素而又踏實的名字。在它的土地上,有著一群樸實的中國人,他們有著一個我們都熟知的名字--農民。而我,一個農民的兒子,在大學畢業的那一年,在人生的岔路口,選擇成為大學生村官,選擇來到農村這片廣闊的土地。
2012 年8 月1 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來到湖北省當陽市玉陽辦事處三里港村。在這里,我開始自己的村官生涯;在這里,我開始體會青春的能量。
村官是最基層的干部,就像農村人說的,村干部都是"泥腿子官"。我們行走在田間壟上,穿梭在鄉村人群,我們看到的是遠山綠水,我們聽到的是淳樸鄉音。身為一名大學生,我來到村里工作,在這里有無數的機會等待著我,同時,也有無數的知識需要我去學習。就像村書記第一次找我談心時說的,我來到這里是來"進修",是來完成"社會大學"的學業的。來這里,不僅僅是為了向農村注入青春的活力,也是來完成心靈的體驗。
關切民生以便民為民
剛到村里工作的我,跟隨負責管黨務的劉主任熟悉村里情況。除了黨務,她還負責便民服務室工作,我就跟她一起,每天在便民服務室負責接到村民來訪,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村民到便民服務室咨詢、辦理各種事情,所以,這里也是最能讓我迅速熟悉村里情況的地方。
每天,我都早早的來到村委會,因為劉主任告訴我:"只能我們等村民,不能讓村民等我們。"村民來到村委會,肯定是有很急切的事情想要向村里反映,焦急的心情我們感同身受。
記得有一天,村里的一位留守老人很早就來到村委會的便民服務室,要向村里申請辦理低保。"我的兒媳婦病了,兒子整天得守著她,我的小孫女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了都沒條件讓她去上學,我和老伴久病纏身,沒有勞動能力了……"老人哽咽著訴說她的困難。我們耐心的聽著她把話講完,一邊安慰她,一邊給她講解低保政策,告訴她怎樣獲取政策幫扶。
面對老人的一知半解,劉主任反復的為她做最通俗的解釋,那一句句關切的話語,不時的觸動著我的心。劉主任翻出村里的統計臺賬,將一些基本資料復印作為申請低保的基礎資料,還有一些關鍵材料,劉主任讓老人回家等著,下班后她就去老人家里去幫她整理。
細致入微的服務,讓我看到一個村干部面對鄉親的真誠;一句句鄉情,流露出的都是身為農民子女的為民情懷。
關注鄉村文化的發展
應村民的強烈要求,經過村干部們的精心策劃,2013 年底,"迎新春·慶元旦"三里港村首屆農民廣場舞比賽在村里的"民樂港灣"一小區活動廣場上隆重舉行。
村里的六個村民小組分別派出了代表隊參加比賽,500 多名觀眾到場觀看,精彩的節目表演贏得了觀眾陣陣掌聲。現場穿插的有獎知識問答,更是吸引了前來觀看的村民們踴躍參與,在欣賞精彩節目的同時,使現場觀眾們重溫了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計劃生育及新農合政策。
活動現場,看到參賽者們一個個紅妝艷抹、喜笑顏開,觀眾們也都眉開眼笑、心情愉悅,這是一個和諧的比賽,農民自己的比賽,重在參與,重在展現個人的風采。
三里港村在村干部的帶領下,注重經濟建設的同時,大力加強文化建設,結合各類文娛活動,大力宣傳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培育新型時尚農民。在歡快地舞曲中,三里港村的婦女們用精彩的表演充分展示了農村婦女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時代風采。
關心農村變化見證者
老人,是農村變化的見證者。經過時間的洗禮,三里港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曾經的負債村,如今成為地方最有發展前景的村莊;曾經的散戶居住,如今基本實現了小區聚居。"農民公寓"、"港灣明珠"、"民樂港灣"、"園中雅苑"四大住宅小區達到"綠色環保、經濟節能、人文衛生、平安和諧"標準,百里長渠三里港段由污水溝變成"水上公園",通村公路都裝上路燈,村莊綠樹成蔭、花草成片。三里港村如同閃耀在當陽上空一顆璀璨的明珠,放射著灼人的光華!
2014 年1 月中旬,村里拿出30 余萬元給全村老年人發放生活補助。正式發放的那一天,村里接到通知的老年村民們都拿著自己的身份證和戶口簿復印件,早早的來到了村委會排起常常的隊伍,這一次,我比以往來得都早,因為要為老人們開門,指揮他們將自己代步的自行三輪車、電動三輪車……擺放整齊,以免堵塞村委會大門。發放補助款的黨小組長們也來得很早,有的老人最先領到了錢,他們喜悅的表情里都贊揚著如今共產黨的政策好!
村委會從來都沒有忘記那些經歷了村里變化的那些老人們,他們是三里港村歷史的見證,只要問到三里港村的過去和現在,他們都會感慨如今的三里港是曾經不敢想象的,這都全靠村干部和村民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
為老年人發放補助款這不是一次行為,村里每年都是如此,不只是過去,過了現在,將來也要繼續下去!為老年人送去應有的關心,這是對農村發展最好的鼓勵。
關愛村里的貧弱角落
2014 年春節前夕,新年的氛圍越來越濃重,村干部們都關心村里的困難戶是否能夠過一個安寧祥和的春節,走門串戶,到困難戶家中慰問,送去必要的過節物質。
記得我跟村書記到一個貧困家庭的時候,還沒有走進門,僅僅看到那矮小的平房,我就驚呆了,在發展這么好的三里港村竟然還有這么破落的一處地方,真的有點吃驚。跟隨書記走進屋內一看,家徒四壁,只有一個有點呆傻的中年男人坐在爐子旁邊吃飯,端著一碗感覺像是好多天沒有熱過的飯,爐子上的鍋里幾片青菜葉被熬得發黃,看不到一點油水。
書記問那個中年男人:"你們家今年怎么過年的?"他支支吾吾的說了些什么,我沒懂,不過書記好像是懂了,他對村里的每家每戶都了解,所以清楚他會說些什么,也知道他只有這些可說。中年男人仰頭看了看上面,順勢看去,就是幾張肉皮掛在他的頭頂上方,會意這就是他過年的全部物質。書記眼里,明顯看到了很多的憐惜和無奈。他立馬又從自己的錢包里掏出幾百塊錢,跟隨性的劉主任說:"他這個樣子給錢沒意義,被騙了還幫別人數錢,你直接去幫他再辦點年貨。"
窮人在比較之下永遠都會有,但是困難戶卻是一個村莊最軟弱的地方。關愛這一弱勢群體,將給村莊的發展帶來最大的助力。
在村里的日子,經歷了很多,看到了很多,接觸了很多,感動了很多。總是在那些特別的時刻,看到那些特別的人,經歷那些特別的事,心靈受到特別的觸動。選擇到農村,并沒有后悔;遠離繁華的城市,并沒有羨慕!廣袤的大地,哪里都可以綻放青春;農村的天地,就是我們大學生村官實現自己價值的大好舞臺! (湖北省當陽市玉陽辦事處三里港村委會 盧駿驊)